鉴别元青花要宏观与微观并重
2012-09-25 00:00:37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元青花的宏观是看器形、看构图、看绘画的流畅娴熟度、看酥润漂亮的秞面、看底器内挂秞和接胎以及修胎、看印坯的人工痕迹、看底胎的出土老皮等一系列综合特征,方可最终确定是否真品和精品。元青花的微观痕迹,不是拿着放大镜看气泡的大小和疏密,首先在宏观都确认的情况下利用微观放大镜看秞面的自然氧化痕迹和自然土沁与水沁,有铁锈斑的也可以看看其自然氧化腐蚀痕迹,有破泡的也可以看看其破裂是自然长期形成的裂泡还是人为做的裂泡。我们在具备传统实践眼力的同时,也要接纳新的科学鉴别手段,要敢于尝试新科学,这对传统鉴别是一个补充和印证关系。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古玩艺术品的鉴别不是单纯可以用科技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首先必须具备传统实践眼学功夫。一百多年以来,大英博物馆、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机构,都是把传统眼学经验放在首位,新科学检测作为附属作为印证的。
在现实中,当然许多资深行家和资深藏家是不依靠科技手段的,当然也不看探索中微观科学的,顶多近距离看看胎体受芯的成色和秞面受土沁以及水沁是否自然老沁,还有细微的笔触等。毕竟一个完整器要掏几百万甚至千万。我看到一些大行在认真选择拍品之前,非常仔细,和看一个美女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能远远的瞧一眼就确定是极品。比如这位美女远看身材很标准,十足的一个美人胚子,在加上那样裸露肉麻的床戏,足以让男人不得不“动心”。但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非也。化妆起到很大的作用,还算不上一个天然的素面美女。当你看到这样的微观特征,你还那样魂不守舍的浮想联翩吗?可能会理智很多,一个普通艺人,仅此而已。我们鉴定古瓷器,尤其是元青花瓷器也是必须要宏观和微观结合着看,毕竟高仿技术越来越突破我们以往的鉴别经验。
真品元青花远看不但形美,有一种无法言表的传统艺术凝固气质,近看也很美,比如娴熟的绘画和老辣到位的笔触,都是现代高仿无法逾越的。这主要是元代绘画整体水平,无论是职业书画领域还是瓷绘和雕塑,包括建筑艺术和壁画,都达到很高的成就。青花瓷器绘画能达到如此高的成就,是有社会基础和环境的。我在景德镇观摩过许多高仿圈里很厉害的元明瓷绘高手,即便是行里声称出手就“杀人”的绘画功夫,只要你非常熟悉元代各个时期的绘画和熟悉所有馆藏元青花以及全国各地民间出土的元青花标本,相比这些高手的瓷绘功夫和艺术感染力还是有很大差距,还有老瓷固有的岁月痕迹(胎、釉、锈斑慢腐蚀等)这些从真正意义上是无法用做旧手段达到的。也许可以达到八成多,那最后的二成左右就是致命的壕沟。
所以,低手看热闹,中手看行道,高手看门道,极手看神道。所谓热闹,动心则不求甚解;所谓行道则就有一定鉴别力和经验,相信圈子里的朋友和铲友的眼力和品行;所谓门道则是特殊行业一些事物的实质原理和精髓;所谓神道则又称天道,原语出《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可见具有神道领会的人,不但懂行道和门到,可以说达到出神入化和毒眼心神的地步。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矣。鉴藏级别较高的古玩,在某一领域如果不具备这种功夫,那确实是件可怕的事情,无论神道还是鬼道,自古相随左右,相互相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看看那些长年累月玩命的地下仿家,那种精神,那种研古为求、摹古为命、杀神为志、得手为乐的“亡命徒”,你要藐视他们,你必将成为殉道者。不是有句话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