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成四方桥鼎壶
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器,以其宜茶、称手、养眼等特点深入人心,紫砂壶质地天然、色泽多样、造型多变、刻饰雅致,不仅成为饮茶者的泡茶利器,也成为收藏者的心头之好。而一持品相俱佳的老紫砂壶,更是令人梦寐以求。
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器,以其宜茶、称手、养眼等特点深入人心,紫砂壶质地天然、色泽多样、造型多变、刻饰雅致,不仅成为饮茶者的泡茶利器,也成为收藏者的心头之好。而一持品相俱佳的老紫砂壶,更是令人梦寐以求。
一只完整的紫砂壶,大体由身、把、流、盖、钮、底几部分构成,此外还有肩、颈、足、系等部。所有这些部分,都可以变形组合,从而形成紫砂壶变化多端的造型艺术。图中所示紫砂壶因其壶钮呈桥形,故称“桥鼎壶”,“鼎”为“顶”的谐音。紫砂壶的钮形式丰富多样,有柱形、球形、葫芦形,也有各种花果形、瑞兽形等,桥形是其中之一种,而桥钮的形状亦有分别,有平桥,有拱桥,其中尤以桥鼎壶的钮最为转折多变,立体效果极强。
此四方桥鼎壶以宜兴段泥制成,泥色淡雅,通高12.3厘米,大小适中,造型平稳敦实。壶底为四方形,壶身四条棱线呈并非垂直上下,而是由底向上渐往内收,棱线形成半弯弧度,使整体器型呈现方圆结合之态。与此壶造型类似的一种壶型为觚棱壶,都是底方而体弧圆,不同之处在于觚棱壶没有突出的棱线,体态更为圆润。此壶的壶肩短直,壶口四方,与底相应。壶盖亦为四方形,敦厚如础压于壶口,壶钮的制作极富特色,与一般壶钮相比体积较大,显得非常醒目,桥面形状凹凸有致,桥洞高突,矗立于平盖之上,使人观之油然而生山水之意。壶把与壶流亦作四方,但线条柔中有刚,壶上所有的线条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给人素雅整洁之感。尤其壶身四棱,匀挺而极富张力,显得整器充盈饱满。
壶身前后俱施陶刻,一画一诗。画面内容与造型相配合,意境幽远,布局疏密有致:蒹葭苍苍,水波浩茫,扁舟摇荡,群鸟飞翔,一派高士散人忘情山水泛舟江湖的闲情逸致。芦苇荡中水路曲折,恰与壶顶盖上的拱桥相呼应,形成虚与实、平面与立体的结合,画面立刻活了起来,工者用心独到,令人称赏。
壶身另面镌刻诗句“聊赠一枝春”,双行五字行书。此句出自南朝宋代陆凯诗《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表现诗人身在江南趁兴赏梅之际,思想起远在陇头的友人,便折梅一枝,托驿使传送,意在与友人分享春意。陶刻落款署名为:宜兴庆生氏。壶底有一无框印款,篆体四字“潭砂名壶”呈四方排列。潭砂即指发色淡黄的段泥。民国时期老段泥的发色内敛古雅,不似现下新仿段泥颜色青绿浮泛。这是鉴别新老段泥的一种方法。
壶盖内见“淦成”二字刻款,可知此壶作者即清末民国宜兴制壶名家淦成,然其生平资料不详,只在少数书籍中有零星记载。一说淦成姓吴,而据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介绍,淦成姓蒋,与当代紫砂大师蒋蓉的先辈有亲属关系。南京博物院内亦藏有淦成制作的紫砂直筒壶。从存世的淦成制器来看,作品以方器居多,多为用料上乘,且做工陶刻俱佳,流传至今,为紫砂收藏者所宝爱。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器,以其宜茶、称手、养眼等特点深入人心,紫砂壶质地天然、色泽多样、造型多变、刻饰雅致,不仅成为饮茶者的泡茶利器,也成为收藏者的心头之好。而一持品相俱佳的老紫砂壶,更是令人梦寐以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