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程寿珍款紫砂壶

内有“寿珍”印款;壶腹刻有文字,并有“甲辰夏月”及“韩太刊”款;壶底亦有花押印款。经专业人士指教,寿珍当指民国时期制壶第一人——程寿珍。而韩太(泰)被徐秀棠大师誉为碑刻家。壶底标识是花押印,似龙的图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大约在1946年还是上海海关职员。他一辈子滴酒不沾,却嗜茶如命。这把小茶壶(图1)一直陪伴他走过了96个春秋。直到他去世前几个月,他仍然用这把小茶壶饮茶。

 

  父亲去世后,这把小茶壶就归我使用。但我喜喝大碗茶,用了一段时间,深感对我不太适用。既用不着,就束之高阁,对它既无特别“呵护”,更无特别放置,就很随意地放在旧橱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这把小茶壶,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淡忘了。

 

  直到去年夏天,我出国探亲,闲来无事常去几家图书馆翻阅中文图书,偶见国内出版的介绍紫砂壶的专著,才想起我家那把小茶壶。睹物思情,它盖内有无印款,我竟然从没翻开看过,壶腹刻款为何意,我竟无法记起上面的文字。颇感羞愧之余,等探亲回国后,我怀着焦急的心情,花大半天时间找到这把小茶壶。

 

  仔细审视发现,此壶壶盖(图2)内有“寿珍”印款;壶腹刻有文字,并有“甲辰夏月”及“韩太刊”款;壶底(图3)亦有花押印款。经专业人士指教,寿珍当指民国时期制壶第一人——程寿珍。而韩太(泰)被徐秀棠大师誉为碑刻家。壶底标识是花押印,似龙的图案。“甲辰夏月”应为1904年。根据程寿珍和韩太的生活时间推断,“甲辰夏月”应为1904年。有紫砂专家鉴定时指出:当年程寿珍是位年近五十的中老年人,其制技精湛不在话下,此壶应是佳品。在1904年,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合作,填写这一年的“空白”,亦为研究他们当年的友情轶事增添了史料依据。另外,壶底的花押印也极少见,十分难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