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寿康宁徐老紫砂壶成拍场“达人”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我们国家就产生了饮茶的风气。而作为饮茶中不可缺少的茶具——紫砂壶,则是中国历史上诞生于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的传统品茗工具。据相关资料介绍,紫砂壶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紫砂矿土,它是由紫泥、绿泥和红泥等三种基本泥构成,质地坚硬,最适合于沏茶,由于紫砂壶的结构特殊,具有特殊的双气孔,能够吸收茶香、茶色和茶味,因而许多爱茶人士都懂得,紫砂壶才是最好的泡茶工具,紫砂壶使用的时间越久,泡出来的茶叶也就变得越陈香越醇厚。古代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也让独树一帜的紫砂壶成为众多茶具中的经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紫砂壶多产自于江苏宜兴,虽然在市场上已经变得非常多见,但上等茶壶的依然可以卖出天价的价格。前不久,在国内著名的藏品收藏和拍卖公司——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就展出了一个造型奇特的徐秀堂紫砂壶精品。这个徐秀堂紫砂壶口径约为6.5cm,通高有9.5cm,工艺精美,茶壶完整,光滑如新,一看就是紫砂壶中的精品款式。紫砂壶的壶盖,不同于其它茶壶,仿若一根羽毛,呈现出固有的突出状,茶壶的底座,也并非普通的壶底,而是多了两只“小脚”进行支撑,既保证了紫砂壶的稳定性,又源自于百分之百的优质材质——紫砂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品茶、爱茶之人都对紫砂大师徐秀堂的名声如雷贯耳。这个具有超过百件作品的工艺大师,最擅长用自己的技艺将紫砂材质的优势较完美地发挥出来。徐老用紫砂土制造出来的螃蟹、龟鳖等,都显得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该紫砂壶经过数十次的配色,再经过细节上雕琢,最终烧制出类似于皮革产品的珍贵色泽,整个壶面质地光滑,整体造型气质非凡,确实可以称之为紫砂壶界的“美丽达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借着工艺大师的声名,我们也可以来探究一下紫砂壶的今世价值。据统计资料介绍,紫砂壶的原材料只是沙泥,是工艺师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熟练的技艺最终设计并制作完成的。这种实实在在通过手工工艺体现出它自身艺术价值的产品,并不能与田黄、鸡血石材料的成品进行相提并论。然而,在今天的市场上,紫砂壶的成品也可以卖到几百元到几千元一个,拍场上壶底刻有徐秀棠印章的精品茶壶,更是身价不凡,可以卖到万元以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老作品不同于其它茶壶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领略到这位老人“乐寿康宁”的喜乐心态。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将毕生精力用于艺术品制作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见,徐老便是其中的一位。此茶壶不仅为徐老的经典作品,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工艺内涵、用雕琢来诠释人生和艺术宗旨的精髓,这种紫砂壶作品不仅重于外形的美观,更重视其内在的精“神”意蕴,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动物造型,均以神抒怀,并赋予完美的艺术情节,故而成为藏品界的又一热抢宝贝。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