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月下携琴访友图瓷盘

青花瓷盘,由于盘内空间较大的特点,给人们提供了施展绘画的优势,因此绘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多彩,如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民间神话故事等,应有尽有,美不胜收。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清代月下携琴访友图瓷盘,就是一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携琴月下访友瓷盘

 

  青花瓷盘,由于盘内空间较大的特点,给人们提供了施展绘画的优势,因此绘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多彩,如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民间神话故事等,应有尽有,美不胜收。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清代月下携琴访友图瓷盘(见图),就是一例。

 

  该盘直径26.5厘米,盘内所描绘的几乎是一副完整的浓墨重彩山水人物画。画面中有群山,有河流,有石桥,有树木,有村庄还有人物等。只见两个小山村为一条河流相阻隔,中间架着一座石拱桥,河的南岸,近处为一个旁山的小山村和几棵稀疏的树木,河对岸的远处为起伏不齐的群山,另有几户山村人家,环境幽静,生活宜人。时值秋夜,一轮圆圆的月亮刚刚升起,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有一位老者身着长衫,手挽着弦琴,步履轻松地向石拱桥上走去,似乎去对岸寻师访友,画面上,流露了情真意切、生动自然的韵味,令人叹服不已。

 

  据考,“携琴访友”故事图,起源于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听后便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听后则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人们便以“高山流水”称为知音或知己。

 

  这件清代青花月夜携琴访友图瓷盘,体形硕大,制作精湛,绘工细腻,画面题材寓意深邃,特别是器身青花发色淡雅飘逸、清新自然,彰显清代青花民窑瓷的风格与特色,堪称一件精品佳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