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窑:寻回千年的美丽

登封在历史上为华夏民族之源,历史文化传承影响较深,陶瓷、钧瓷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登封窑是钧瓷之祖。登封域内古瓷窑遗址遍布,在登封历史上曾盛名天下,其制品曾为朝廷贡品,广为天下收藏。

      登封在历史上为华夏民族之源,历史文化传承影响较深,陶瓷、钧瓷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登封窑是钧瓷之祖。登封域内古瓷窑遗址遍布,在登封历史上曾盛名天下,其制品曾为朝廷贡品,广为天下收藏。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隋唐时期发现了黑瓷、白瓷、黄 瓷、花瓷等;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北宋时期,登封窑的白瓷及其装饰更加成熟,且出现了钧瓷、汝瓷、三彩、雕塑等;衰落于金、元,金、元时期,由于战乱,登封窑渐次衰落;明清时期,陶瓷烧造重心南移,登封窑和大多数北方窑口一样,仍以生产民间日用的黑、白、青、黄、青花等瓷器为主;民国时期基本维持这一现状,仍以日用黑、白瓷为主,在民间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


      从历史角度,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陶瓷看中原。登封瓷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其制作、装饰及烧造工艺可谓中原地区唐宋时期民窑的缩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注:红色区域为古陶瓷遗址

     

      根据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60多处古陶瓷遗址。如告成镇的曲和瓷窑址和田家沟窑址等。这些遗址大都分布在颍河两岸及其支流上,遗址区分布登封南部各地。这些遗址密度大,像白坪乡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有遗址。这一部分地理环境主要属于浅山丘陵地区,海拔大多在800米以下,不同于登封北部东西向嵩山一脉,地势较高,大部分位于河岸两边的台地上,土呈褐色,酸碱度为6.5~7.5,虽未经科学检测,但据笔者所知,当地的土即可用来制作瓷坯。这足以说明,历史上登封窑陶瓷生产的广泛性和社会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封窑

     

      鉴于登封窑规模之庞大,历史之悠久,工艺之成熟,器型之众多,品类之丰富,专家们众口一词,誉为“中原地区的烧造中心”。


      一、中原地区的烧造中心


      登封窑不仅包括唐、宋时期的“曲河窑”;隋、唐、宋、金、元时期的“神前窑”;宋、金元时期的“白坪程窑”,还包括大冶、徐庄、君召等地的“古瓷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地刻划花执壶(原件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


      “曲河窑”位于告成镇曲河村,始烧于晚唐,终烧于金元时期,该遗址品类丰富:主要 有黑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小型瓷塑等。曲河窑装饰技艺齐全,有细线划花、珍珠地划 花、刻花、绘花、镶嵌、镂雕、贴塑等,可谓应有尽有;装饰题材丰富,有花鸟、人物、动物、虫鱼等五大类、五十多个品种,尤以宋代珍珠地划花、白釉刻划花最为著名,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珍珠地刻划花“双虎纹橄榄瓶”、日本出光美术馆的白地刻划花执壶精美绝伦,可谓该窑系的经典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封窑珍珠地刻花瓶

北宋(960—1127年)
高40.5、口径6.2、底径9厘米

     

      “前庄窑”(神前窑)位于登封东南部的颍河、马峪河交汇处。该遗址规模宏大,核心区面积 达二十余平方公里,被专家誉为“中原民间第一窑”,其历史跨度长,始烧于隋、唐,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金、元时期渐趋衰落,历经八百年之久;品类丰富,主 要有隋代青瓷,唐代黄釉褐彩、黑釉、白釉、花釉,宋代白釉细线划花、白釉剔、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镶嵌、瓷塑、元钧等。尤其是唐代花釉,宋代白釉细 线划花和白釉剔刻划花综合装饰,堪称该遗址的代表之作。

 

       白坪北宋早期青瓷遗址,位于登、汝、禹三县交界的大雄山北侧,涉及登封的徐庄乡、白坪、告成、东金店、大金店等五个乡镇,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里。该遗址 始烧于北宋早期,终烧于金、元时期,除个别窑口兼烧黑白瓷外,多以专业烧造青瓷为主。由于地处钧、汝之间,白坪的青瓷风格独特,既有钧瓷的厚重,又有汝瓷 的神韵,被专家誉为“兼钧汝之美”。尤其是北宋早期的产品如全包釉、支钉烧,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造型规整,可与官窑媲美。


      二、登封窑的主要品种及特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在《中国陶瓷史纲要》中指出“1961年,1962年河南文物工作队与著者前去调查,所出标本有白釉、黑釉、黄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地划花、刻花、白地绘黑花、珍珠地划花、宋三彩之类,与磁州窑,当阳峪窑等产品十分相似。但有一种褐色地剔划白花的产品,是在敷有化妆品的坯胎上剔刻花纹以外部分,留出白花、白叶,在上面画出花芯,叶脉,技巧娴熟,精美非凡。而在其他窑址从未见过,可称是该窑的代表作品。”


      从已发现的标本看,登封窑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了青瓷,且釉质温润。到了唐代,品种更加丰富,有黑瓷、白瓷、青瓷、黄瓷、花瓷等,可以说唐代出现的瓷种,登封 窑应有尽有。尤其是黑瓷、白瓷,无论从器型、釉色、做工和装饰,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如唐代的黑瓷,釉色纯净,时隔一千多年,仍光泽如初,口沿、足子修坯 规整。唐代的花瓷比鲁山段店花瓷烧成温度更高,光泽更亮,斑块的窑变更充分。唐代的水注,除了釉色温润、纯净外,造型也一改上小下大的流线型,而是采取上 部折肩、上下一样的圆柱形,十分别致。五代虽然短暂,但存世的黄釉镶嵌盘口瓶,十分经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代是登封窑的鼎盛时期,可谓品类齐全,器型多样,装饰丰富。有人把传统陶瓷归为四大类,即青、黑、白、彩瓷等,这在登封窑标本中都能见到。登封窑的器型 和周边窑口都比较接近,不同的是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比较大,所以佛教寺院的钵、炉、洗、瓶之类的法器比较多,尤其是橄榄瓶,大气、平和、中庸,在其它窑口 并不多见。宋代三彩相对于唐代三彩,烧成温度更高,光泽更高,装饰图案化,相对于周边窑口,工艺更高,品类更全,有瓶、枕、盒、洗、罐等,被专家解读为官 窑用品之一。宋代登封窑的小型瓷塑,仿生瓷也是一大亮点,并且更生活化,大众化,趣味化。如围棋、马球、叫吹、埙、各种仿生动物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登封窑的青瓷处于钧汝之间,似钧似汝,钧汝不分,且釉色既有钧瓷的古朴厚重,又有汝瓷温润含蓄,被专家誉为兼钧汝之美,且造型端庄,做工精美,工艺成熟, 已采用裹足支烧,年代又在钧、汝两大官窑之前,且在匣钵上施釉,施化妆土,材料上用玛瑙石,应该对北宋末期的两大官窑的工艺,产生积极影响。还有登封窑的 刻、印花青瓷,很接近耀州窑的风格。金元时期,登封窑虽趋衰落,但登封窑的钧瓷胎体厚重,器型硕大,釉色斑斓,也很有特点。


      登封窑最大的特点,不仅是历史悠久,工艺精良,品类丰富,纹饰独特,而且长达1500多年始终在民间星火相传未曾间断,脉络清晰,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但是,登封窑遗址和标本损毁严重,资料搜集、标本搜集和研究均不如人意,登封窑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也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导致传承人有断代的危险,目前,仅有一个厂和极少数的传承人在坚守传承,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种传统的烧制工艺将会很快萎缩甚至消亡。


      在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河南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