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或掀新一轮收藏热 藏家须知鉴定方法

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中以2.812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4938014亿元)成交,并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之后。专家预测,将带动新一轮的瓷器投资热,而最受瞩目的当属成化年制的瓷器。那么成化年制瓷器又该如何鉴定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中以2.812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4938014亿元)成交,并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之后。专家预测,将带动新一轮的瓷器投资热,而最受瞩目的当属成化年制的瓷器。那么成化年制瓷器又该如何鉴定呢?

 

  成化青花可以说是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具有玲珑秀奇、端巧工细的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与宣德青花相似,特别是采用与宣德青花一样的进口苏麻离青,致使二者更难区分;另一类则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特点,也属成化青花的代表,后弘治青花与之类似,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方法一:辨胎釉——釉质肥腴,润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质具有洁白、细密、干涩的特点;胎体常秀美而轻薄,如迎光透视则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抚之如婴儿的肌肤。

 

  方法二:辨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

 

  成化瓷器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颜色较淡,淡雅之姿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则浓淡搭配得宜,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缺少层次感,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纹饰也无凹凸之感。

 

  方法三:辨彩料——“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

 

  成化色彩效果具有清雅。色彩特征为: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众彩色中独具特色的当属“姹紫”一色,其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世难以模仿,也成为了成化一代的突出标志。

 

  方法四:辨工艺——器物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琢器腹部可见接胎痕,但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存在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施釉类器物底部釉色多与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则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但抚之,无粗糙感,却温润细滑。通常器物底足墙较窄,足脊圆;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通常围有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另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较淡。

 

  方法五:辨款识——成化款肥

 

  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包括“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也存在少数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见于器物外底部。此外,还存在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常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的足内沿。明成化款识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有“成化款肥”一说。但字体并不严谨规范,透着稚拙之气,似出自一人之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