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探索
北宋官窑的有无问题,自南宋至明清人们都说有。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倾向于更相信考古的事实,而忽视对北宋官窑传视品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一些人逐渐怀疑北宋官窑的存在,直至近些年在文物界有人著文彻底否定北宋官窑的存在。此论一出,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混乱,对于北宋官窑的研究和传世器物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
北宋官窑的有无问题,自南宋至明清人们都说有。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倾向于更相信考古的事实,而忽视对北宋官窑传视品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一些人逐渐怀疑北宋官窑的存在,直至近些年在文物界有人著文彻底否定北宋官窑的存在。此论一出,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混乱,对于北宋官窑的研究和传世器物的保护都是非常不利的。
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南宋时期顾文荐在他的《负喧杂录》中记载:“宣政间(1111年至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以上文字说明,北宋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都在历史上存在过。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的存在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在叶寘这篇文献里共出现了六种类似于官窑的瓷器:北宋官窑,质量情况没有提及,原因可能如下文所述,北宋官窑瓷器使用面窄,仅在宫廷使用,臣庶不得见,所以叶寘对北宋官窑瓷器质量情况不了解,没有做评价;南宋修内司官窑,“袭故京遗制……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釉)色莹沏,为世所珍。”;郊坛下官窑,质量较差,大不如修内司官窑;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窑,质量更差,连郊坛下官窑都比不上。
研究古陶瓷问题,有了窑址的考古发现,许多问题当然就会一目了然,这是谁都明了的问题。但北宋官窑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对北宋官窑问题的研究探讨。因为我们看到,现今社会上还有相当数量的胎体范制、器形优美、釉质如冰如脂、釉色莹澈、工艺精绝疑似北宋官窑流传于世的瓷器,这是本文研究北宋官窑问题的基础。
一、为什么北宋没有关于北宋官窑的文字记载?
据专家研究,在宋徽宗设立北宋官窑之前,北宋宫廷用瓷的主要来源有:一是各地所收取的瓷器实物赋税,二是元正大朝会的土贡,三是“禁中所需,取之于市”的政府采购,四是宫廷的“制样须索”,五是朝廷的“官颁器样”。通过这五个途径获得的瓷器是完全能够满足宫廷皇室需求的。宋徽宗为什么还要“自置窑烧造”?肯定是有原因的。原因何在?经研究有充分证据认为,宋徽宗对艺术和艺术创作的酷爱是促成北宋官窑设立的主要驱动力。北宋官窑的本质是宋徽宗亲手设立的御窑。
众所周知,宋徽宗虽无治国方略,但却是一位有着极高文化艺术修养和成就的帝王。在绘画艺术的追求上,他不断扩充和完善宫廷画院,注意网罗和招收绘画人才,充实画院创作队伍,并不断搜访名画充实内府收藏,导致了宫廷绘画的兴盛。宋徽宗通过宫廷画院培养了许多优秀绘画人才。成就了我国绘画史上全面发展的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涌现出新的流派,题材进一步拓展,写实能力提高,名家高手灿若群星。宋代画院创立的“院体画”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宋徽宗在书法艺术上还创造了瘦金体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和青铜钱币铸造的钱文书体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徽宗对音乐的酷爱表现在他对“大晟编钟”的铸造和青铜乐曲的创作上。一年铸造,三年时间编曲,到崇宁四年(即1105年),正式在“崇政殿”由庞大的皇家交响乐团演奏“大晟乐”,实现了徽宗皇帝的音乐梦想。
陶瓷艺术与绘画、书法平面艺术不同,陶瓷艺术是三维立体艺术。陶艺作为三维艺术创作形式,引起宋徽宗这位追新求异大艺术家的关注是完全可能的。北宋官窑的设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宋徽宗个人意志的体现。或者用现代话说北宋官窑是宋徽宗的陶艺创作工作室。北宋官窑的作品证明,北宋官窑和宋徽宗的绘画、书法、音乐创作一样,也是一座永远无法企及的艺术丰碑,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思和神往。
由于金兵的入侵,北宋官窑存在时间很短,且作品只在宫廷使用,臣庶不得见,加之金兵入侵,皇家档案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人们至今没有发现北宋当朝关于北宋官窑的记载,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北宋官窑面面观:
据国博文物鉴定专家李知宴在其《从本质特征看北宋官窑的鉴定》一文中介绍“根据硅酸盐科学家们的测试和模拟实验,已经做出北宋官窑的本质特征,就地取材,选用河南本地瓷土和原料配出了北宋官窑的胎、釉。凭着工匠高超的制作技巧和烧瓷工艺,烧出独具风格的北方青瓷,由于胎体内含铁量较多,釉层较厚,色调像美玉一样淡雅而光润。科学工作者据此承认北宋官窑的存在。”
1、从存世的疑似北宋官窑瓷器看,胎体厚薄均有,密度较大,
含铁量较高,但含铁量比例有所不同,使胎体的颜色从黑褐色、蓝黑色、铁灰色、灰褐色,直至黄褐色都有。烧结温度高于汝窑,磁化程度更好。
2、北宋官窑的釉质、釉色:北宋官窑釉质极其细腻,绝无杂质,纯净晶莹,放大镜下观察如冰如脂如冻,如宝石般莹徹可爱。釉色有多色阶的天青色、天蓝色、粉青色、浅米黄色、深米黄色、赭石色,还有白色……。而汝窑和南宋官窑瓷器的釉质与北宋官窑相比,则显粗糙,釉色亦没有北宋官窑丰富。
3、北宋官窑瓷器的胎体成型工艺: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萃”的高度赞誉。经观察,许之衡之言不虚,北宋官窑瓷器无论什么器形,胎体成型工艺均为范制工艺,绝无例外。或者换句话说,手工拉坯成型的瓷器绝不是北宋官窑瓷器!
胎体修足规整,釉线清晰,没有流釉现象,绝不拖泥带水。
4、北宋官窑瓷器的烧造工艺:均为匣钵装烧,垫饼垫烧或者支钉支烧,支钉大小与器物大小轻重相匹配,器物大的支钉大,器物小的支钉小,多近似圆形。支钉断茬处多显铁黑色或棕褐色。
5、北宋官窑瓷器的口沿和凸起部位,因高温烧造时釉有轻微流动,致使北宋官窑瓷器的器口和凸起部位的颜色与器身颜色略有不同,具体显现的色泽因胎体颜色和釉色的不同而不同。有淡淡的灰色、黑色和淡淡的粉红色,但器口或凸起部位绝没有露胎的情况。
6、北宋官窑瓷器以线条造型取胜,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造型庄重、挺拔、俊秀,莲花、梅花等仿生造型写实、生动逼真,仿青铜器、玉器造型和金银器造型器物没有发现有繁缛的纹饰装饰。
三、关于“官汝不分”:
收藏界与陶瓷鉴定界历来有“官汝不分”之说。其实,只要认真观察一下,问题就不难解决。北宋官窑中的似汝瓷器,主要是天青釉和天蓝釉两种。乍一看这两种釉色的官窑瓷器与汝窑中的天青釉和天蓝釉瓷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还是较容易分辨的。北宋官窑瓷器的釉料处理极为精细,釉面细腻匀净晶莹;汝窑瓷器的釉面就显得粗糙。北宋官窑中的类汝部分瓷器都是支钉支烧,但支钉都是近似圆形的,颜色近似铁黑色或褐色,汝窑瓷器的支钉如芝麻状,均为白色。北宋官窑瓷器的烧结温度比汝窑瓷器的烧结温度要高,磁化程度更好。
四、关于“官哥不分”问题:
《博物要览》载“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关于哥窑,宋代人并无此概念。是元人孔齐首先提出“哥窑”的概念,经明代人曹昭、高濂等人的演义和清代文人的杜撰、穿凿附会而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了解的概念:凡具“断文”,呈“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瓷器统称为“哥窑”。现今市场上有“哥窑”概念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把所有带开片的瓷器统称为哥窑。哥窑概念的不统一亦影响了关于哥窑问题的讨论。
瓷器开片,一种原因是由胎和釉所含物质成分不同因而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二种原因是由胎和釉的不同冷却速度造成的,釉在胎的表面,釉比胎冷却的快,表面收缩的亦快,釉为了补偿收缩的面积,只有开片来补偿;三是由胎的不同成型工艺造成的不同方向的内应力,影响了釉的不同开片形式和开片方向。这样看来,瓷器开片不过是瓷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已。“此何足贵?”可贵的只有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开片的形式和方向,了解瓷器胎的成型工艺。一般瓷器胎的成型工艺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北宋官窑瓷器胎的成型工艺百分之百是“澄泥为范”,器胎的内应力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因而影响到瓷器的开片,不管是金丝也好,铁线也罢,都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凡是有方向性开片的瓷器都不是北宋官窑瓷器。因为有方向性的开片张扬,像旋风,易使观者产生眩晕感。这不符合宋人恬静、内敛、含蓄的审美观念。
清人朱琰在其《陶说》中引用南宋人叶寘《笔衡》中评论官窑的话“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时说“其妙处当在体质 。而世之论者,曰紫口铁足,皮毛之见也。《博物要览》辩之是也。”《博物要览》是如何辩的呢?《博物要览》中说:“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唯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也。”从以上的引文中可以看出,宋人论官窑是看胎体“澄泥为范,极其精致”,看釉水“油(釉)色莹澈,为世所珍”;有独到见解的明朝人看宋官窑是看胎质“唯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也”。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