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洪宪瓷”最好擦亮眼睛
在古玩市场不时有底款署"居仁堂制"的瓷器出现,即所谓的"洪宪瓷",常引起一些对近代史有所了解的收藏爱好者的注意,因为"洪宪"乃袁世凯的"帝号".
在古玩市场不时有底款署"居仁堂制"的瓷器出现,即所谓的"洪宪瓷",常引起一些对近代史有所了解的收藏爱好者的注意,因为"洪宪"乃袁世凯的"帝号".
确实,洪宪瓷与九十年前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关。据载,袁世凯称帝前夕,曾效法清代帝王登基时必先烧制御瓷以示庆贺的惯例,遂派当时的公府庶务司长、瓷学专家郭葆昌到江西景德镇督办此事。1915年夏,郭葆昌带着原清宫所藏的精细颜料到景德镇后,征集各窑高手,不计成本地烧制了一批高级瓷器。其技法系仿珐琅彩瓷,底款为红釉篆书"居仁堂制"印章款,此即世人所说的洪宪瓷。不料"洪宪"短命,仅存在83天就被取消,御窑旋即瓦解,但洪宪瓷却在收藏界迅速走俏。20世纪80年代我国收藏热再度兴起,各种所谓的"洪宪瓷"在各地古玩市场也时有所见。
不过,当年袁世凯为何对"居仁堂"情有独钟,要单选"居仁堂制"作瓷器的底款名呢?想来必有原由。果然历史记录了下列事实:居仁堂原名海宴楼,是清末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修建的西式楼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掌握朝廷重兵的袁世凯在海宴楼恫吓隆裕太后,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用两面手法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10日任正式大总统,全家也搬进了改名居仁堂的海宴楼旧址,楼下为袁的办公会客处。从此,居仁堂便成了袁氏的军政要地,也是他策划复辟帝制的重要场所。袁世凯一直未离开过居仁堂,直至死后抬出。
1915年12月12日,早已将议会解散实行独裁专制的袁世凯公然宣布在中国实行帝制,自封"中华帝国"之皇帝。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元年,1916年元旦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年号"洪宪".
但令袁世凯及其同党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他急盼登基、拥戴者们弹冠相庆之时,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于12月25日通电全国反对复辟帝制,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政府,并打响了反袁护国的第一枪。全国许多省份纷纷响应,一场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就此开始,袁被斥为窃国大盗。陷入内外交困的袁世凯终未敢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并不得不于同年3月21日宣布取消帝制,22日宣布废除"洪宪"年号,他本人身体也因此次打击而急剧衰退,于同年6月6日患尿毒症死去。这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丑剧正是在居仁堂内开幕和闭幕的。洪宪瓷和"居仁堂制"印章款正是这段倒行逆施历史的铁证。
据载,真正的洪宪瓷精工巧作,数量极少。不过当年景德镇御窑瓦解后,工匠们为求生路,又继续烧制所谓洪宪瓷,良拙不一,器底署"居仁堂制"、"洪宪御制"或"洪宪年制"印章款,字体有篆体或宋体,款之釉色有红有蓝,显然已非洪宪瓷了,但至今仿者乐此不疲。在此特举一个赝品、一个假款识(见附图),供大家参考,以免上当。洪宪瓷赝品为收藏鉴定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正如川大历史学教授陈德富先生在《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书中所言:"几千年中国古代陶瓷史,以似是而非的洪宪瓷闹剧结束。中国古陶瓷鉴定,最后结束在洪宪瓷的真伪区别上,可悲可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