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别指望新手入门就能拣漏

私下交易不适合刚入行的新投资者。私下交易、民间交易太混乱,里面的东西也鱼龙混杂,对于新手来说不但辨别的难度很大,而且交易没有保证。

  私下交易不适合刚入行的新投资者。私下交易、民间交易太混乱,里面的东西也鱼龙混杂,对于新手来说不但辨别的难度很大,而且交易没有保证。

  不要抱着捡漏的念头

  在收藏界,时常流传着捡漏的故事,一个人趁着卖家走眼的时候用很低的价格买到一件很值钱的器物,转手之间发了大财,这样的故事虽然美好,但是每一个刚入行的人都不能期望着这样的馅饼会掉到自己头上,因为往往你觉得捡漏的时候,就是吃药上当的时候。

  现在参与收藏和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行家也越来越多,一件器物传到投资者手上的时候不知道已经被多少行家品评鉴定过了。现实中的捡漏,都是那些眼光老辣的行家在市场上发现的,而且价格差距肯定不会那么大,往往一件值一百五十块的东西被一百块买走就算捡漏了。

  辨清瓷器价值

  现在国内正规市面上可供交易的瓷器主要是元明清时期的,也有一些海外流回来的宋瓷。品评一个瓷器价值的好坏,首先要看器形是不是完整,保存是不是够好,不能有裂缝、断口、残破。举个例子,假如一个瓷器瓶口上有个缺口,即便后来修好了,价值也要跌掉2/3.其次就是可靠程度要好,也就是要辨别瓷器的身份,包括年代和产地。年代对于瓷器来说特别重要,为什么这些东西价值高,就是因为它代表的历史积累深厚、底蕴丰富,年代越久远,代表的历史就越长,价格自然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民国的东西就是比不上光绪,康熙时的瓷器就是比乾隆的价码高。哪口窑烧制出来的对于一件瓷器来说也很重要,这里有一个技法问题,每口窑有每口窑烧制的秘诀,甚至烧窑用的木材好坏对瓷器的品质和价值都有影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