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青花表现手法的新境界
2015-06-08 10:29:27 来源:中国瓷器网 已浏览次
青花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手法。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青花的诞生,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手法。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艺术从诞生至今,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从简单的图案装饰到纷繁的景物描绘。成名于上世纪30至50年代,号称“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颇有代表性,他循“八大山人”、黄慎等画家的殊途,以豪迈沉郁的气格,简朴雄浑的笔墨,将中国画中的水墨写意技法与青花技法相结合,创造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形成一种笔墨浑厚、晕润清新的新流派和新风格,与传统的“双勾分水”法并驾齐驱。当代青花大王黄卖九凭借其深厚的中国画功底和娴熟的青花技艺,使其青花艺术作品笔墨泼辣大胆,青白虚实相宜,形象生动有神,往往给人一种静中有动,刚柔并济,超凡脱俗的美感。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教授在立足在发扬继承民间青花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陶瓷科技成就和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趁势,从功能、材质、工艺、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多方面创新,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情趣、现代审美意识的一种新型的现代青花艺术。通过具有现代意味的构图、运笔、分水从青白两色的变化中映现出艺术的自然美、含蓄美、节律美、内力美。
进入新千年后,我们欣喜地发现青花艺术又有了新的变化----从传统纷繁的景物描绘到色块的流淌,青花原来也可以象西洋画一样用排笔或平头油画笔去画。这种新的青花表现形式的创造人就是青年陶艺家干道甫。
干道甫是安徽全椒人,1993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在校学习期间,他曾在《陶瓷学院报》担任学生记者。在我记忆中,他是一个十分勤奋的年轻人,对专业学习的态度十分认真。1996年临毕业时,他说要出一本速写集,我当时很惊讶。在我印象中,陶瓷学院的学生对速写并不是很重视。毕业时,他告诉我要去北京一家外企工作。1997年,我去北京出差时,他告诉我,公司将派他到泰国去进修。后来听说他从泰国回来后,为公司设计了不少新产品。大概是2001年,我接到他的电话,他告诉我想考研究生,就这样工作六年的他,又回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攻读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教授,专研现代青花。
在其读研期间,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许多作品的图片,还包括一些随手画的草图到我办公室,征求我的意见。我曾看过他画的许多民间青花婴戏图案,还有很多由汉字演变的图案。他告诉我,他正在对历代官窑和民窑的青花的艺术表达形式作系统的研究。终于在其硕士快毕业时,他带来一本相册给我看,那些独特的青花表现形式让我惊讶。我清楚这是他结合其多年来对现当代艺术的关注和独特理解,开辟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青花艺术之路。
干道甫青花瓷板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他对青花创作工具毛笔的改造,他一改传统的锥形毛笔,采用改为平头油画笔、排笔或中国刷子,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泼墨成画的韵味,大块面的青花色调,产生淋漓酣畅的效果。这一点,从他的“青花史书”作品便可看到青花艺术表现形式的变化。很多人将其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块面化”的青花创作手法,称为大青花艺术,以区别传统的青花创作技法。我看不如称之为抽象青花更为妥帖。干道甫的创新极大拓展了当代青花艺术的表现语汇,这样的青花艺术形式,可以称得上是翻开了近千年青花艺术发展的新的一页。
干道甫创立的青花艺术是在“青地白花”、“白地青花”间展开的。他在用平头油画笔、排笔或中国刷子创作时,尽量让自己的感受不受任何拘束地放入画里,尽量不经主观刻意的追求,他是更直接地把一种生命活力的律动感觉,一种宇宙、自然的变化思考表现出来。我常常眼观心听他的青花瓷板 “梦中蓝色”、“我行其野”等作品,隐约之中似有“天籁”之音在心里回旋,又有听“自然”的生命律动的美妙。这里只有青花色在运动。而传统的青花作品偏重于用笔,强调的对物的刻画,追求一种文人的意境之美,青花料仅仅是服从笔的思想和目的。干道甫的青花消除物象的具体性,使青花色釉从固有的笔墨思想中解放出来,不受任何拘束,淋漓尽致地发挥青花色釉自身的特性,恰到好处的青花分水技术的运用,浓淡有致大块面色釉,在力量、笔势、气度、韵律等方面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挥洒涂抹写无一不用。尤其是传统青花艺术最忌讳的大色块,在画面里不仅没有画死,反而反衬出更为活泼和运动的气势。传统青花作品追求一种意境,分水技术的运用,色釉的变化和层次都为物象服务。干道甫的抽象青花作品,只追求青花色釉的的自由运动,青花色釉的运动和运动的青花色釉产生了令人震撼的音乐感,久久回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