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陶瓷艺术家余国洲的传承之路

 古彩属于釉上彩装饰,绘制难度较大,是图案与国画相结合的带有装饰性的艺术,是景德镇陶瓷彩绘的一朵奇葩。古彩最突出的特征即是用线,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明快鲜艳的色彩表现。余国洲是如何从一个莘莘学子走上古彩传承人的殿堂呢?

  古彩属于釉上彩装饰,绘制难度较大,是图案与国画相结合的带有装饰性的艺术,是景德镇陶瓷彩绘的一朵奇葩。古彩最突出的特征即是用线,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明快鲜艳的色彩表现。余国洲是如何从一个莘莘学子走上古彩传承人的殿堂呢?

  出生20世纪60年代的余国洲,从小就在中国瓷都的环境耳濡目染,他喜欢各色各样琳琅满的瓷艺作品,喜欢这些作品带给他的心理愉悦,喜欢瓷艺、从事瓷艺或许对他来说是极其自然的事吧。70年代,当他还在学校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学起陶艺的各个流程,闲暇就跟随亲朋好友在瓷艺作坊观摩、实习,一颗“陶艺家”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1980年,已经参加工作的余国洲,在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投师资深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老师门下,成为入室弟子,深得戴荣华老师的器重,毫无保留的传授技艺,系统地掌握了古彩陶瓷的人物、山水、花鸟、图案的画法与填色及烧制技法。与此同时,余国洲还刻苦研习古彩一代宗师段茂发教授的古彩技发,临摹不少段老原作,使作品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底,系统地掌握了古彩陶瓷的诸多秘技。正因如此,早在1983年,余国洲就能独立创作完成许多高难度的作品,艺术天份就此可见。此后,被单位指派调往景德镇市新光瓷厂主要负责承担古彩陶瓷的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填补了该厂古彩瓷艺的空白,为该厂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后,余国洲的古彩瓷艺之路渐行渐宽,在当地也逐渐名声鹊起,各类不同的职务、头衔纷至踏来,但无论如何,他始终坚守的“阵地”却一直在古彩瓷的传承上,因此,国内外知名人士、权威专家和收藏家界权威陆续为其题词鼓励——2009年12月,著名文史、哲美学家湘潭大学徐泰来教授客次景德镇时,在得知余国洲在古彩艺术上所取得的成绩时,认真地鉴赏了他的数件古彩作品后,欣然在2.6尺瓷板上题下“古彩宗师段茂发教授再传弟子,余国洲惠存”“古彩传承又一人”的翰墨。

  2009年底,余国洲一行专程去宜兴拜望病重在家疗养的著名陶瓷艺术家、教育家张志安教授,向张老谈及景德镇古彩研究所发展的构想时,张老欣然题下“余国洲古彩陶瓷艺术馆”,不料竟成了遗墨。数月后,张老乘鹤仙逝。

  还有中国瓷艺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亲笔题词“余国洲古彩陶瓷艺术馆”;当代古彩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先生亲笔题词“余国洲古彩瓷艺”;著名陶瓷术家、景德镇古彩研究所所长段庆新先生亲笔题词“古彩艺术生辉”。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会长、原江西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蒋仲平先生为余国洲古彩亲笔题词“国宝”;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阎振堂先生亲笔题词“国魂、国粹、国宝”。

  以上这些荣誉的取得疑都是社会对其人品艺品的肯定与鼓励。

  2010年12月,由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世界杰出华人联合协会、中国书画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评选”在北京胜利落下帷幕,经百名专家学者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余国洲荣获“首届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并授予“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彩)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