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体育与钧瓷

  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万千窑变闻名于世。钧瓷出窑后,已是炉火纯青,但它仍在不停地“开片”。钧瓷上面细细的,像须根一样交错的纹路看着是裂纹,一摸,却是光滑的。这些裂纹,就是其“开片”的结果,它赋予钧瓷以生命力,让钧瓷绽放出一身绚烂的瓷花。

  这,与体育何等相似。

  对于参与体育的运动健儿来说,无论你是冠军,登顶最高领奖台,迎来人生最辉煌的时刻;还是发挥失常,无缘奖牌,遭遇挫折与打击,都应像“钧瓷开片”那样不断细化、不断完善,裂变成美好的花纹。只有不拘囿于今天的成绩,立足现在“共筑未来”,才能在竞技赛场上和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不断丰富、雕琢、细化自己,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对于体育本身而言,千百年来,不断学习借鉴,融入时代,不断吸纳新鲜元素、丰富拓展,不断绽放体育独特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次“开片”的过程。

  这又与钧瓷几百年来的历史演变过程极其相似。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它或许早已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可以这么说,体育与钧瓷,除了同样历史悠久,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发展。

  说到学习,目前正在进行的南京青奥会上体现得很明显,所有运动员都必须参加青奥村的学习交流活动,这是一条铁律。

  其实,这样的铁律,我国亦早已有之。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在部分项目中执行,青年运动员在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大赛前,必须进行文化考试。

  体育,从字面上拆开来说,很明了,既要“体”也要“育”。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奥林匹克宪章》中也有这样一句:“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

  说直白一点,现代竞技体育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未来的竞技运动需要运动员有更好的理解力,这需要他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说高端一点,体育有其特殊的教化育人功能,通过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全世界体育运动的突破,大有裨益。

  甚至可以这么说,体育的未来之路,就是通过组织更多的运动员参与学习交流,而使自身不断“开片”的过程。

  这就是体育与钧瓷的相似相通之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