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钧瓷釉斑小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该小碗是北宋晚期钧瓷在正式批量生产前试烧的釉色窑变样品标本,目的是检验一下釉浆配料是否能达到理想的釉色效果,反映了古代河南钧窑生产工序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小碗高3.7厘米,口径8.6厘米,圈足直径3.5厘米。碗内有护胎酱色薄釉,碗壁点涂三块不同釉色的钧釉彩斑;碗外露胎无釉,胎色黑灰,并刻写着“二”、“八”、“十”汉字数码,每个数字相对应在碗内都有一块釉斑。深蓝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二”,蓝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八”,月白色钧斑的反面(碗外)刻写着“十”。从上述现象分析判断,碗上刻写的数字应该代表着钧釉颜色,起着相互区别的作用。钧瓷的窑变发色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用数字来表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长期以来,陶瓷界对古钧瓷器底刻写的数码存在着种种解说,发现这件试釉小碗上数字与颜色的 对应关系,为我们解开陶瓷界长期以来争论的古钧瓷器底刻写数码之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意义非同寻常。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