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钧瓷收藏注意事项

      陶瓷作为收藏重器,一直备受藏家关注,陶瓷收藏品也是拍卖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拍卖品项之一。目前陶瓷收藏大致可分为古瓷收藏和当代瓷收藏。古瓷是各朝代遗留的陶瓷,以五大名窑瓷器:汝窑、定瓷、钧瓷、官窑瓷、哥窑瓷最为珍贵,但存世数量极少。当代瓷收藏则以名家以及大师作品为主,纪念品瓷器为辅。本文简单介绍钧瓷以及收藏钧瓷的注意事项。

      一、钧瓷简介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他,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

      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有“钧瓷无双”之说。

      二、收藏注意事项

      自元以后,历代都有仿制钧瓷,除清雍正时期外,大多与宋钧相去甚远。钧瓷珍贵的收藏价值,使得钧瓷仿制品较多,在收藏钧瓷时,要注意鉴别古钧瓷和新钧。

      新钧是现代手工制作的钧釉瓷器,新钧烧制方法有液化气窑、煤窑和柴窑。液化气梭式窑因烧成难度低,出产量大,故收藏价值不高。以传统窑炉、燃料、施釉工艺,自然窑变的钧瓷工艺难度极高,烧成量很小,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高仿品和创作精品大多有制作者的落款和相关证书,每件价格从几千到数万元,相较古钧瓷,新瓷的价值要低很多。还有一些人工控制窑变、涂抹描绘的“钧瓷”基本没有藏购价值,收藏者须加以辨别。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