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 越窑青釉鸡首壶

"鸡首壶"的名称得自于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首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由浙江地区的越窑首先创制。到东晋时,鸡首部分的作用逐渐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首与壶腹相通,成为可以出水的流部。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反映出在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鸡首壶"的名称得自于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鸡首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由浙江地区的越窑首先创制。到东晋时,鸡首部分的作用逐渐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首与壶腹相通,成为可以出水的流部。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反映出在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万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过家鸡祖先——原鸡的鸡骨。汉代《韩诗外传》中将鸡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晋、东晋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以鸡为装饰的瓷器盛行一时。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发现,范围很广泛。

 

      在从出现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中,鸡首壶因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成为我们进行断代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按时代顺序,来说说它的发展特征。西晋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