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宋瓷的历史肌理

  有评论家说,范勃的油画作品中,有“雕塑味”和“纸片味”,交织成亦厚亦薄、亦敦实亦飘逸的高反差奇特效果。这种“雕塑味”和“纸片味”源自范勃所收藏的石雕、青铜器、陶瓷的岁月肌理。器物经过了风化以及岁月沉淀以后,形成某种独特的具有精神指向的视觉效果,这种具备精神因素的痕迹被范勃导入到油画作品中。

  在范勃近20年收藏过程中,早年收藏汉唐有造型的陶器,后来深感唐、宋陶瓷中的文化积淀更深厚,于是转到瓷器收藏,开始是唐代的瓷器,后来转向宋代的瓷器。

  宋代陶瓷中,出产的瓷器让范勃爱不释手。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这样,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如蓝天中的晚霞。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清乾隆皇帝曾赋《赏钧红》道,“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可见钧窑瓷器的审美价值之高。

  范勃觉得,通过陶瓷器物本身的颜色、釉面、造型等因素,他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风尚、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人生追求,继而觉得自己审美的境界也会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