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的地方就有好瓷器

  “有茶的地方就有瓷器。”景德镇不仅有着丰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瓷文化远播海内外,同时,她还是一个茶文化之乡。瓷、茶在这个富有文化的地带,许多年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放眼景德镇,这是一个并不缺少文化内涵的城市。千年瓷文化与千年茶文化交相呼应,形成了景德镇两大特色文化。

  景德镇自古以来以“一瓷二茶”闻名于世,早在唐代,浮梁所产的片茶就盛极一时。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元和八年前,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15万贯,按税推算,约占当时全国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年代,正是浮梁茶叶贸易非常兴盛的时期。所以他才能写出“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样着名的诗句。

  茶艺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器具则更重要讲究,不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条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其中的“碗”器,即现在的茶具,属于品茗的工具。

  浮梁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种类。因此,景德镇之陶瓷茶具可称为浮梁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景德镇茶具也曾经像浮梁茶一样辉煌过。

  吴仁敬、幸安潮的《中国陶瓷史》中对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有大量描述。在描述宜窑生产的白茶盏时写道:“白茶盏一种,光莹似玉,内有绝细之龙凤暗花……虽宋代之定、汝亦不能比方,真一代绝品也。”描绘嘉窑生产的茶具:“有小白瓯,名曰坛盏者,正白如玉……有大中小三号,以内烧茶字者为佳……其佳者无异宜成之作,盖特出之物也。”描绘隆窑生产的茶具:“隆窑所制之酒杯茗碗,多绘男女私袤之状……虽非雅裁,专以瓷之立场而论,则实属精品也。”描绘嘉庆时生产的茶具:“又有一种茶杯,盖杯外题御制咏品茶诗,诗为五律,而杯与盏之中心绘花,亦属可珍。”

  由此可以证实,明清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中相当一部分为茶具。其中,景德镇宜窑、成窑出品的茶具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