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瓶收藏:镇梅之宝的来历

我喜欢梅花缘于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花的素雅高洁和坚忍不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我便有了收藏梅花古玩的雅兴,瓷器梅花、刺绣梅花、烟标梅花、邮票梅花等,我都收入囊中,几年下来,已有不少的收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喜欢梅花缘于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花的素雅高洁和坚忍不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我便有了收藏梅花古玩的雅兴,瓷器梅花、刺绣梅花、烟标梅花、邮票梅花等,我都收入囊中,几年下来,已有不少的收获。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我把它当做镇梅之宝。

 

  说起这件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的来历,还真不容易。那是前年我到乡下淘宝,在一老农家见到了这件宝贝,我就有点爱不释手。可老农就是不松口,老农说:这是他家的祖传宝物,绝不会轻易出手。我连续去了几趟,都空手而回。后来我听说老农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托朋友安排在他开的公司里,老农为了感激我,才把这件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转让给我。

 

  这件民国蓝釉留白梅花瓶,高25.8厘米,口径8.3厘米,口沿面平厚,侈口,细颈,削肩,腹部浑圆自然,腹下渐收,足部平底,形体轩昂。外壁绘梅枝纹饰,梅干苍劲挺拔,花朵或怒放,或含苞吐蕾,梅枝自下而上占据整个器物腹部,在海蓝的釉色上展现出白梅生机盎然、傲雪迎霜的气势。霁蓝釉和白梅相得益彰,显得非常匀称协调,白梅挺拔秀美,傲视群芳,精美绝伦。该器物造型别致,画工细腻,意味深长,给人产生了自然活泼的联想空间,在观赏中平添几分雅兴和美感。

 

  蓝釉是中国传统釉色之一,以钴土矿为着色剂。蓝釉有高温釉和低温釉之分,唐三彩中的蓝色釉便是低温蓝釉,色彩绚丽,但色调不够沉着。高温蓝釉出现在元代,明清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器物多与质美,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品种,诸如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等品种。其中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