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瓷枕需注意的几点

  第一、多藏“卧兽枕”。虽然“卧兽枕”与绘画枕、堆塑枕、绞胎枕、箱形枕一样,不过是瓷枕的一个类别,但由于它在各类瓷枕中问世最早,是后世瓷枕的“先驱”,同时,它又是唯一见于史籍记载的瓷枕,始终位于瓷枕收藏的龙头地位,价格最高、升值空间也最大。《唐书·五行志》提到了“豹头枕”、“伏熊枕”,另外还有慵猫枕、虎头枕、卧牛枕、骶枭枕等其他四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第二、多藏“诗文枕”。“诗文枕”是指写有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等文字的瓷枕,主要出自长沙窑和磁州窑。诗文枕的价值远高于普通瓷枕,不仅为我们保留下珍贵的书法艺术和语言习俗,还能弥补古诗文流传中的谬误。比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孩儿枕”,上面写着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前两句:“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与《全唐诗》传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四字不同,但“瓷枕本”明显比“唐诗本”凄凉得多,诗意也更为深邃,学者普遍认为这才是张继的原诗。

  第三、勿信脉枕。脉枕是古代中医为病人把脉时垫在手腕下的小枕头,现在很多古董店、艺术品拍卖公司把“七八寸见方、三四寸高”的瓷枕称为脉枕。事实上,世上压根就没有瓷质脉枕,所谓瓷质脉枕其实就是寿枕,不良商人为了打消买家对冥器的忌讳,故意混淆视听。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