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宝轩:万历五彩瓷——清丽明艳 气宇不凡

五彩瓷器自元代创烧以来,到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彩瓷品种。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五彩的历史传承

      五彩瓷器自元代创烧以来,到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彩瓷品种。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到成化朝,五彩很流行,均与青花结合,以青花勾轮廓线,再在轮廓线内填人釉上颜色。红、黄、绿、紫连青花共五色。但一器物并不一定五色均用,有的只用二、三色。传世的弘治彩瓷中,有以红绿、翠绿、赭色为装饰的五彩松竹梅盘等器物,正德也有釉上五彩器,但比较少见。嘉靖、万历时期的彩瓷,除了白地红彩等单色釉上彩和素三彩外,主要有两类:一是红、绿、黄为主的纯粹釉上五彩(包括各种色地的金彩);二是以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成化斗彩的色彩鲜艳,但整个风格是以疏雅取胜。而嘉靖、万历的五彩瓷特别是万历瓷则以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深而得名。它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及釉下蓝色为主,彩色浓重,尤其突出红色。由于图案花纹几乎布满全器,故而就有浓翠红艳的感觉。万历时期,这种风格发展得更为典型。

      万历五彩以大红大绿,施彩繁缛为基本风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万历五彩特征明显,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一,瓷土淘炼不精,因而略显粗糙,胎体厚重,有歪斜和不圆现象,大器多为砂底,修胎不规整,衔接痕明显,盘碗底心下凹。二,釉面不如嘉、隆时期莹润,后期釉面稀薄而显青白色。三,色彩大红大绿,更以红色为重,对比强烈,多用青花作图案的一部分。很多器物采用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四,所绘图案线条细腻,繁密过之而气魄不足,青花勾线上所填的彩,常漫出双勾线而命名纹饰显得精率模糊,所画人物上下比例失调。万历时期,五彩瓷器型饱满、挺拔,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反映了制胚技术的精熟。

      深圳御宝轩展出五彩婴戏纹花口洗和五彩鱼藻纹花口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彩婴戏纹花口洗(正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彩婴戏纹花口洗(侧面)

      在我国古代崇尚多子多福。此件五彩婴戏纹花口洗,以“庭园婴戏”为画面主角,孩童们在庭院内的活动写实,如玩耍嬉戏,画面将不同姿态的游戏和动作画面刻画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明代的婴戏纹既丰富又富有特色,不但反应了明代儿童生活的情景,而且画面生动逼真,充满着童真的情趣和吉祥的意蕴。

      此花口洗呈花型,是大明万历年间五彩外销瓷器的典型代表。此瓷绘画工整,以五彩为饰,盘沿上绘锦地绘宝相花朵纹一周,盘心绘庭园婴戏图。五彩纹构图繁密,层次丰富,绘画技法成熟,人物、花草等纹饰组合相得益彰,从此纹盘就足以证实。构图疏密得当,画面中人物所占比例比较大,人物表情刻画人微,所有人物采用纤细而劲挺的线条勾勒,画面场景恰如其分,彩绘技巧十分精湛。整个画面用彩沉稳,彩色丰富而不浮躁,其中黑色深浓如墨,蓝色清亮,红色如枣皮,紫色如葡萄,亮而不浮,黄色老成,几种色彩搭配和谐,十分完美,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充分体现了万历五彩的特征,在传世品中十分罕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彩鱼藻纹花口洗(正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五彩鱼藻纹花口洗(侧面)

      “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含义。鱼藻纹成为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传统题材, 在明清两代尤为常见。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使整体画面呈现祥和繁荣的盛景。

      此五彩鱼藻纹花口洗呈花形,造型巧妙设计,便于毛笔洗净后舔笔。经鉴定,这件洗为明代万历五彩外销瓷精品,盘沿上绘锦地绘宝相花朵纹一周,盘心绘庭鱼藻纹,鱼儿呈游弋姿态,鱼戏于花卉水草间,衬以丰富的莲花、荷叶、水草等相伴,生动自然。外底露胎,胎质细腻,底侧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横款,笔划清晰有力。

      外销五彩瓷器精品少见,其价格稳步攀升

      近些年来,明清瓷器一直被众多藏家看好,收藏市场可谓火热。明五彩瓷凭借其自身华丽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东南亚的极致艺术品位,使得此类艺术品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收藏佳品。其中,明五彩瓷器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其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各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屡创新高。

      相比青花、粉彩瓷,五彩瓷数量更少,而外销的五彩瓷器少之甚少,因此外销五彩瓷拍场上的高价成交品也不少见。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极为辉煌,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直到今天也被业内津津乐道。此后,五彩瓷在海外市场上也屡创佳绩。早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五彩龙纹出戟花觚就以474.25万元成交,直至今日,毋庸置疑,此件花觚价值翻倍。拍场上最著名的外销五彩瓷器,要数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收藏过的明代万历五彩花果锦鸟图瓜棱提梁盖壶,高24.8厘米,2007年现身香港苏富比春拍,因其造型特殊,收藏传承清晰,估价800万至1200万港币,拍至1656万港币。

      五彩瓷器在明、清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粉彩在康熙时期出现之后,逐渐成为彩瓷生产的主流,五彩以独特的风格发展着,迄今仍是景德镇制瓷的精华,可见其影响深远。大名万历五彩瓷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独步于中国陶瓷艺术殿堂。五彩瓷器在目前市场上的价位颇高,尤其在清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更受各类藏友的喜爱,以致五彩瓷器在目前市场上的价位只增不减,升值空间极大。明清外销五彩瓷向来为鉴藏界追捧的名品,尤其是明代瓷更因存世量稀少而成为各大拍场的热点。御宝轩征集到的这两件绘工精湛,较之同类品种,堪称精品,极为难得,值得珍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