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历史中的青花瓷概述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汇聚着千姿百态的陶瓷器,而其中的瓷器更是“独领风骚千百年”。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特别是傲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青花瓷,更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

      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汇聚着千姿百态的陶瓷器,而其中的瓷器更是“独领风骚千百年”。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特别是傲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青花瓷,更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

      回眸历史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也就是说,瓷匠在事先做好成型的胚胎上,用钴料在其上面绘制花样纹饰,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釉下便呈现出蓝色花纹,人称“青花瓷”。

      这种青花瓷通常以白色衬底,蓝色的花纹也不尽相同,且各朝代都有其不同的风格,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仙佛、民间传说等等,各种题材几乎都有涉及,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清新、雅洁、明朗的视觉享受,而且由于其“花”在釉下(即“釉下彩”),不易磨损和褪色、花纹稳定等优点,故而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除此之外,不可否认的是,青花瓷还具有其他瓷种不能比拟的优点,无论是原料还是制造上,前者所含钴的天然矿物,不仅国内有,国外也可进口,原料比较充裕;而后者在烧制中窑内气温对其影响较少,因此成品率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青花瓷在所有瓷器中所呈现的独特魅力。

      趋于成熟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史料曾多有记载。但据古陶瓷研究专家李正中和朱裕平合著的《中国古瓷汇考》一书中说,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成了以钴为呈色剂的白釉蓝彩罐钮。1948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出土的白釉蓝彩三足罐和1988年在河南鹤壁市集西部唐瓷窑址中出土的釉下彩绘残瓷碗等,均佐证了“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到了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在经过长期的酝酿探索中,才完全成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明清两代,青花瓷则更加成熟,烧制窑口几乎遍及大江南北,其中尤以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为最,从而使之成为了中国青花瓷器烧制的主要产地,官窑的精致不凡,民窑的质朴庄重,有不少甚至还越洋过海,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国瓷器业的代表与象征。

      自从几年前国外某一拍卖公司以超出2亿元的天价拍出了一件元青花大罐后,青花瓷在国内的收藏地位如日中天,成为了收藏爱好者心目中的珍物。不仅如此,他们还对专家所谓元青花只有寥寥无几的说法有了不同的认识与看法,甚至还出现了“古相博陵第”青花瓷一说。所有这些,无不说明青花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