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御用精品:珐琅器

清代珐琅器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融入金属工艺、陶瓷装饰工艺及雕刻镶嵌工艺中的多种技法,形成富丽豪华的风格。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

      珐琅工艺原本传自西方,但很快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优秀的艺术传统的艺术品类。早在公元十二世纪,希腊就已经能制作简单的珐琅器。十四世纪,珐琅工艺传入中国,明朝时,中国工艺家把这种外来技术与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相结合,发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特种工艺。明景泰年间,曾大量生产,因为器身多蓝色,因而得名“景泰蓝”。

      清代珐琅器在明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融入金属工艺、陶瓷装饰工艺及雕刻镶嵌工艺中的多种技法,形成富丽豪华的风格。

      珐琅器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和瑰丽,其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很长时期内作为御用器主要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又因为得到明清两代皇帝的重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致使皇家御用珐琅制品美仑美奂。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且难得一见。(藏瓷网)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