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是投资还是消费

      古瓷与仿古新瓷,明清以来,一直都是艺术品收藏界里的宠儿。由于历史上中国是瓷器大国,所以,传统收藏文化色彩浓郁的国人,普遍都有一种爱瓷情结。包含古代一切个人可赏玩的文物艺术品的“古玩字画”这个概念里,瓷器是“古玩”这个大项里的龙首之项。

      进入新世纪,中国明清官窑瓷器连年在世界上最著名的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上创新高。一件清雍正五彩寿桃花卉花瓶拍卖价高达4000多万元,明成化斗彩、元青花梅瓶等行情均在千万元上下,清三代御窑瓷器拍卖价也在五六百万元。以上均是瓷器里的官窑极品。

      至于比较普通的官窑瓷,或称三级官窑器,在2003年,清乾隆青花赏瓶行情在20万元上下,光绪青花赏瓶在五六万元上下。还有价格更低的官窑器,如清三代祭红盘行情在1万至3万之间,光绪青花五彩、粉彩小盘,行情也在1万元上下。

      以上所述的明清瓷器行情,是硬价格,也可以比喻为“硬通货”,哪一位收藏家缺钱想割爱,随时可以在拍卖行拍卖掉,或转让给其他收藏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投资分析材料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新世纪,中国明清瓷器在国际上的拍卖价平均年增值22%左右,这远远超过国际上绩优的证券、基金投资。也就是说,玩古瓷除了收藏外,还是一个非常保险的投资增值的渠道。再透彻地说,玩古瓷,既能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了历史,提高了鉴赏水准,修身养性;又能投资增值,增长了个人的财富,真可谓是文化、经济双丰收。这也就是近二十年来,中国收藏界重新繁荣升温之后,中国古瓷收藏热持续加热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