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釉青花褐彩松鼠葡萄纹双耳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件哥釉青花褐彩松树葡萄纹双耳瓶,此瓶高44.5cm,口径14cm,底径15cm。瓶身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用手轻轻抚摸,美不胜收。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聚的釉面间迸裂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十分美观。此件传世遗珍给人以稳重、典雅之感,堪称国之重宝,弥足珍贵。

      此瓶通体哥釉纹饰,撇口,短颈,溜肩,双耳,弧腹微收。双耳瓶以松鼠葡萄纹为题材,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长寿。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鼠在十二时辰为子,喻“子”之意,松鼠葡萄纹寓有“多子多福”、“子孙万代”的吉祥祈愿。松鼠葡萄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意义的植物纹样,成为明清瓷器典型的装饰纹样。此瓶造型端庄,画工严谨,从瓷器整体色泽、装饰、精雕等方面来看,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歌釉青花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特点是青花彩瓷上罩以纹片釉,由于碎片纹很像哥窑釉的开片,故名“哥釉青花”。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古国,在陶瓷史上,哥釉青花的出现,让当时世人眼睛一亮,博得满堂彩。在当时,虽然哥釉制作极其困难,但是哥釉极为美观,各代皇帝都爱不释手,哥釉为世人所钟爱,却存世量极为稀少。据史料记载,哥釉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在哥釉青花中,浅黄色网纹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丝,二者互相交织,相得益彰,搭配得当,十分和谐,被美誉为“金丝”、“铁线”。直至今日,对于藏家来说,拥有一件真正的哥釉青花足以自傲。

      褐彩装饰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加彩工艺,它的出现偶然中具有必然性。工匠在长期的制瓷摸索实践过程中,偶然发现含铁量较高的釉料烧成后呈黑褐色,在色调单一的青釉瓷器表面具有醒目的装饰作用,随后变成了褐彩釉料的自觉提炼和熟练运用。这一工艺突破了单纯刻划和模印花纹的局限,增加了青釉瓷器装饰艺术的多样性。以前的很多青瓷作品,都曾经运用过褐彩装饰艺术,褐彩图案、纹饰也十分丰富。

      近些年来,由于哥釉青花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升温,民间收藏哥釉青花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在收藏界,有些资深人士说,在各地的古玩市场上,偶有看到哥釉青花,但多为民国和文革之前制成的,价格比偏低,而珍贵的明清哥釉青花存世稀少,鲜有见到,很难在市场上“捡漏”,可见其价值所在。

      深圳御宝轩作为一家正规的藏品征集机构,此件哥釉青花褐彩松鼠葡萄纹双耳瓶不管是在技术、外形、精雕方面都得到行业专家的十分认可,其精湛技术可谓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堪称哥釉青花的典型代表。据了解,目前真正的哥釉青花基本上都藏于博物馆和个别大藏家手中,市场上真品极少。因此,此件藏品的面世,必会备受哥釉青花收藏家的瞩目,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