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掐丝珐琅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佳

      近年来,珐琅器的受宠也使得市场出现一些仿品,有些高仿品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除了用机器大批量制作的廉价景泰蓝外,也有部分人炒作回流的工艺品,把他们当古董卖。对于这些所谓“景泰蓝”,业内称之为“景泰滥”。除做工粗糙以外,假珐琅使用的釉料为塑胶树脂,这种材质不耐久,也不耐高温,容易腐蚀和磨损,不长时间便会老化褪色及失去光泽。

      真珐琅表面呈水晶玻璃般的光泽和坚硬质感,而仿珐琅性质偏软,表面光泽呈油脂感和塑胶感,容易刮花。而且真珐琅很少有串色现象,仿珐琅串色明显。针对外表做旧的赝品,鉴定时须先进行比重,特别注意观察底胎的厚度,一般来说赝品的手感较轻。而从包浆上看,珍品厚重、内敛、集聚人气,堪称“越陈越美”,而赝品则看上去比较新且容易反光。

      此外,有无砂眼可以成为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明代的珐琅器质厚,色透,砂眼凹坑大且多;清初的也有砂眼,但比明代有显著改进,珐琅质厚但不透;至清末和近代,珐琅稀薄,但砂眼几乎消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砂眼可以说已经不复存在。

      收藏掐丝珐琅,以胎体厚重、工艺精细为最佳。有专家认为,收藏掐丝珐琅,除了认清年代外,还应在器型的选择方面有所取舍:“可以人物、动物为首;其次是炉、瓶,且须造型奇特,以有出戟、附件为佳;再次是碗、碟、杯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