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瓷器中常见的纹饰技法

古瓷器不仅造型典雅,釉彩鲜艳晶莹,装饰图案也十分端庄精美。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色。明以前称为素瓷时代,所产瓷器多为素瓷,不予任何装饰,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瓷品才饰以不同的花纹。但多为暗花、浮雕之类,与瓷品同一色调,少有彩绘。

      古瓷器不仅造型典雅,釉彩鲜艳晶莹,装饰图案也十分端庄精美。不同的时代、民族、地区、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色。明以前称为素瓷时代,所产瓷器多为素瓷,不予任何装饰,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瓷品才饰以不同的花纹。但多为暗花、浮雕之类,与瓷品同一色调,少有彩绘。明代开始进入彩绘时代,各种彩绘纹饰色彩斑斓、争奇斗艳,极大地丰富了瓷品装饰。归纳起来,纹饰的装饰技法大致有如下数种。

 

印花瓷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印花瓷器

 

  1.印花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花或印戳,在尚未干透的陶瓷坯体上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范制坯,直接在器物上留下花纹。分阳纹和阴纹两种。此法始于汉代,宋之时南北许多窑口产品盛行印花装饰。以临汝窑、定窑、景德镇窑等较著名。

 

贴花瓷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贴花瓷器

 

  2.贴花一是范印贴花,亦称印贴花。即用印范印出带有浮雕状纹样的坯片,然后贴于瓷品的坯体上。贴花一般在施釉前进行。如在施釉后贴上去的,烧成后贴花部分露出胎色,称为露胎贴花,元代龙泉窑青瓷有此做法,贴花呈红褐色。二是剪纸贴花。将剪刻成的纸花贴在未施釉或已施底釉的坯体上,施釉后揭去纸花,然后入窑烧成。烧成后纸花纹样呈深褐色,底色浅淡,有明显的剪纸效果。宋代磁州窑曾大量烧制这种瓷器。三是树叶贴花。这是宋代吉州窑所独创的一种贴花技术,将经过处理的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出现木叶纹,轮廓、叶脉清晰自然。有半叶、一叶的,亦有二三叶相交叠的,十分美观。四是塑皮贴花。这是辽朝瓷器的特有装饰技法,代表了金辽民族的风格。即在未干的坯胎上塑贴皮条、皮绳、皮穗之类的纹样,使瓷器具有皮制品的审美效果,风格粗犷古朴。

 

剔花瓷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剔花瓷器

 

  3.剔花有留花刻底、留底刻花两种。在敷有深色化妆土的坯体上绘出花纹,然后将花纹外的空间或花纹本身部分的化妆土剔去,露出胎色,再施以透明釉烧成,具有浮雕效果。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的制品最具特色。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