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红陶兽形壶赏析

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中发现不多,山东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兽形壶雕塑自然生动,从造型上可以看出,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外表的不同凹凸高低,是家畜饲养业的生动反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陶兽形壶是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的典型代表,1959年出土于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壶高21.6厘米,夹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陶衣鲜亮油润。

      这件壶的造型像是胖胖的小猪,拱着鼻子,张着嘴巴,耳穿小孔,短尾上翘,憨态可掬。今人在喜爱它生动可爱的造型同时,更感叹它极具实用的制作构思。当时的先民从陶壶尾部圆筒形的注水口注水,用水时通过“小猪”张着的嘴巴倒出,同时背部制作了便于提携的拱形提梁。壶的所有用途巧妙地融入造型中,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体验和艺术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当时陶塑造诣的最高水平,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红陶兽形壶,人们都会为它朴拙可爱的外形而忍俊不禁,忍不住有上手把玩一番的冲动。

      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中发现不多,山东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兽形壶雕塑自然生动,从造型上可以看出,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外表的不同凹凸高低,是家畜饲养业的生动反映。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发现和运用的结果,正如郭沫若先生诗中所写:“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征交响。汇成陶海叹江洋,真是森罗万象。”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