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吴越国王后墓规格似国王 存40余件秘色瓷
2014-08-14 14:41: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一部《鬼吹灯》,掀起了盗墓小说热,也让很多人对考古、古玩产生了浓厚兴趣。至于盗墓小说中描写的盗掘冥器的过程,更让人对那些古代王公贵族的随葬品产生好奇。事实上,目前古玩界中流传下来的很多精美藏品,都出自墓葬。那么,古代王公贵族的陵寝里,都有些什么呢?
18年前,杭州临安发现了这么一座有代表意义的贵族古墓,根据墓志考证,它葬的是五代吴越国第二代国王的王后马氏。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杭州市考古所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王陵级别的壁画、玉器、秘色瓷等等,即便是一件小碎玉片,都在显示这位王后的“白富美”身份。
近日,这份考古报告终得出版公布,我们可以对照着报告中的精美图片,来看看当时贵族的随葬品都有些啥。
据墓志上称,这座墓被称之为“康陵”。它位于临安市玲珑镇祥里村。
墓主人是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的王后马氏。婚后很多年,马氏没有生出孩子,她就主动向国王钱镠提议:让钱元瓘纳妾。钱镠认为她非常贤良大度。
如此备受推崇,她的陵墓随葬品丰富,也是理所当然。即使跟当时中原的帝陵相比,马王后也是完胜,因为那些帝陵相比之下就显得简陋了。
进入陵墓时,考古专家也惊呆了:前、中、后有三室,“房间”跟他老公钱元瓘一样多。最考究的是,构建中还用到了非常精致的红砂岩石板。
古人虽说“视死如生”,实际却常把“死”看得比“生”更重要。
考古报告上的图片显示,墓中大批的彩绘壁画,颜色依旧如新,里面还有仿生前建筑构件的斗拱、石坊,鲜艳的红底上,还用很土豪的金箔贴着一只只金凤凰。
而只有王陵才能享用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在这里只能算基本款,因为后室墙壁及墓门背面下半部,还凿有十二生肖,被捧在十二个一脸严肃的人手里。
为什么壁画能保养得如此完好?
“这个墓仅在前室有一个小盗洞,墓室基本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与外界空气没有太多的接触,所以墓内的彩绘壁画保存较好。”杭州市考古所研究员张玉兰说。
除了富丽堂皇的壁画外,马王后墓里还有更多体现“高大上”身份的东西。
比如秘色瓷,在所有钱氏王室墓里,她的数量最多,有40多件。秘色瓷是唐五代时期的高端瓷器产品,为王室专用产品。
从这些小碟小罐里,不难看出这个女人生前的喜好。比如,正方形的小盘,青中泛灰,可以一个个整整齐齐地叠起来,这叫叠式小盒,一共发现了9件,生前可能用来放吃的,相当于零食果盘。
还有有盖子的瓜棱罐,也可以放吃的;执壶,是酒器;浅口的盏托,用来放茶杯;圆形的粉盒,是化妆用的;水盂,属于文房用具,可以用来洗笔,这里连唾盂也备好了,可能用来吐痰,或者漱口。
当年发掘时,考古队员曾清理出保存不完整的墓主人骨,她的头和腰部,集中了大量玉器。有一只玉篦脊,是梳子的“背”,下面木头做的齿已经腐朽消失了,两面刻着一对鸳鸯,雕工细密,晶莹剔透。不过,这把“梳子”宽只有5厘米。
这明显不能梳头啊?张玉兰推测,这是插在头上的饰品,也是她日常生活的一个投影。
考古队员还发现,这批玉器里,出土了5件完整或残碎的玉雕花片,双面镂空雕刻,细密的缠枝花纹中,刻着一只引颈回首的凤凰。这么精细的小玉片,究竟用来做什么?
考古队员想到,康陵中还出土了一件鎏金牛首形视件,两片对合中空。他们把凤凰花片插进去,居然十分吻合。所以,张玉兰推断,各种形态的小玉片,都是马王后玉步摇上的垂饰。这大概是她最爱的饰品,起身微步的瞬间,花枝乱颤,风情绰约的程度,可想而知。于是这件东西便被陪葬了。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