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的历史演变和市场分析

      景德镇窑是自宋室南迁以后,随着景德镇瓷业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我国陶瓷窑炉发展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明、清时期,景德镇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瓷区,而且产品质量之高,生产规模之大,制作之精,品种之多,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据记载,景德镇早在南朝时就已有瓷业,唐代烧白瓷和青瓷,至五代时,其所烧制的白瓷就已达到现代的瓷质标准。

      历史演变

      景德镇窑以生产青白瓷著名,乃北宋时所创烧。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成为我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尤其是到了清代,其制瓷技艺精进,康、雍、干时期攀登了我国制瓷历史上的高峰。

      鉴定技巧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众多的个体制瓷作坊中,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并不是难事,因仿品而致使藏友“打眼”之事屡有发生。最值得警惕的是景德镇烧造的高仿品,其是手工成型,胎釉已完全达到逼真程度;高薪聘请刻花高手,刀法十分娴熟,也采用垫饼支烧,留有支烧痕。只是在支烧痕的颜色和造型曲线变化与真品略有差别。福建烧造的新青白瓷,多数仿品的釉色近似卵白色。

      市场分析

      说起影青瓷,首屈一指当数景德镇窑,那可是北宋真宗皇帝亲点的官窑瓷的代表。但宋元时代的影青瓷,与宋之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的收藏价格可以说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其实是受到影青瓷产量庞大,数量惊人的影响。影青瓷仅江西地区有大量的出土,抚州地区的出土可超万件。不过,这也是收藏者的一个极好的收藏机会,在收藏的过程中得注意了,要注重精品的收藏,要有时代的艺术代表性,若是一般品相的那就要三思而行了。毕竟,过多的普通藏品堆积在那也没什么意思,既费钱又费力,保管起来也不容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