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仿官窑青釉旋纹梅瓶

      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瓶身修长,亭亭玉立,亦称”梅瓶”。梅瓶因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称为“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古时为盛酒器具,整器施粉青釉,青翠莹润,柔和淡雅,是龙泉青瓷的代表釉色。周身饰平行旋纹二十四条,规整且有具韵律动态。青釉之翠与旋纹起白相映成趣,搭配和谐。一件集造型、釉色和装饰之美于一身的龙泉窑青釉器,足以体现宋瓷美学的最高境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纵观中国陶瓷史料,各窑皆有梅瓶制作且各具特色,譬如定窑梅瓶之端庄、耀州梅瓶之雄健、磁州窑梅瓶之素朴、钧窑梅瓶之绚丽等等,不胜枚举,从不同梅瓶的整体风格呈现即可看出各窑的品格。龙泉青瓷向来是以如青玉一般的质感赢得世人称赞,在如梦似幻般的龙泉青釉面前,任何的刻、划、描绘等装饰都显得多余,全身素雅起旋纹,可谓龙泉青釉梅瓶之经典代表。其形俊秀,气质高雅,通体敷饰青釉,厚腴温润,碧翠怡人,极得素雅匀净之美。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泉官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在特殊的历史因素下,往往会有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的或者出土的官窑瓷器都是绝世珍品。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的此件龙泉仿官窑青釉旋纹梅瓶高19.5cm,口径4.1cm,底径7.5cm。此旋纹梅瓶,短束颈唇口,折肩,腹下敛收,浅圈足。整器胎质细腻坚实,胎体较为厚重,紫口铁足,内外全施粉青釉,釉层肥腴,略带乳浊,色泽温润,光敛内蕴,类玉似冰,扣之有金石之声,所谓“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应是如此。外壁光素,线条优雅,仅以出筋手法装饰旋纹,肩颈部四道,腹部四道,外形大气古朴、典雅高贵。随着时代的积累,此种粉青釉旋纹瓶存世极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南宋龙泉窑极品。此件梅瓶也代表了宋代龙泉青瓷发展的最高水平,其青瓷的釉色与质地之美,亦如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全世人为之倾倒,值得藏家收藏珍爱。

 

      近年来,梅瓶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让不少人开始对在藏市中并不起眼的纹梅瓶青睐有加,并形成了又一股收藏热。瓷器作为艺术品收藏的一大门类,近些年来瓷器收藏的升值空间大家有目共赌,对瓷器感兴趣的藏家越来越多,市场也愈加火爆。龙泉仿官窑青釉旋纹梅瓶作为青瓷中非常重要的品种之一,其明净素雅的独树一帜的旋纹颇受藏家喜爱。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具有投资远见的藏家们不宜错过。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