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花瓷罐外饰的特点

      本人收藏了一件秋香壬申青花罐,初步认定是件唐代原始青花瓷器。该罐高14.5厘米,口径6.7厘米,底径6.5厘米,是一件较有唐代特点的小罐。据分析,很可能是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制品。河南巩县窑是唐皇家族的官窑,生产的陶瓷器工艺精细,品种繁多。

      从此罐的胎质来看,胎质黄中带灰,有很多黑小点和火红色胎斑,胎身很薄,圈足浅脚,凸底无釉。胎质粗而坚硬,声音清脆明亮,与许多唐代青瓷瓶一样,是经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的,是唐代中期巩县窑的胎质。它区别于宋代以后的各朝代的胎质,宋代以后的胎质细白且杂质较少,元朝的胎质多是坚细厚重,明清时期的瓷胎则更为精细。

      从工艺来讲,成型后因胎质粗,同时有各种杂质,所以在胎釉之间有一层化装土,再在化装土上画出青花花纹,然后上一层玻璃样的透明釉。造型是球形小罐,颈细口大,显然为唐代小罐的造型风格和艺术手法。

      再从青花色料来看,是进口波斯的苏麻离青钴蓝料,青花颜色浓艳深蓝,花纹晕散色泽的线条,是一件在化装土上画青花的釉下青花彩的唐代青花罐。

      图案为盛开的菊花,菊中还夹杂着两条长长的芦苇,它似水墨画的艺术手法,有唐代花卉画的风格,画工精细、生动有力,区别于宋元以后画菊花多用缠枝花纹为主的风格。

      小罐的“秋香”与“壬申”4个字,为唐代特点——在青花瓷器中写诗句,而宋代以后瓷器多为吉祥语句,所以也足以说明其年代。

      罐的青花面釉,颜色灰青,有玻璃质感,釉面有鹅毛丝的开片纹,是早期瓷器釉面开片的特点。

      这件秋香罐的造型、制作工艺、花纹、青花的散蓝色表明了该罐应是唐代中期的一件原始青花釉下彩,是巩县窑的制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