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白釉月下影梅纹罐

      靑白釉瓷器是宋代景德镇烧制的一种靑中有白,白中闪靑的釉色瓷器,俗称影靑,又有"假玉器"的美称。影靑的叫法较晚,最初在晚淹、民国的文集中出现。如民国早期刘子芬的《竹园陶说》曾有"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人呼为映青,以其釉汁带靑色也,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由于"影靑''一词比青白更文雅,更贴切,所以逐渐成为文物鉴定界对宋元靑白瓷的专称。

      宋代裔白瓷的特点是胎薄质坚,釉色#白淡雅,釉面晶莹如玉,多数器物带有刻花或印花装饰,纹饰积釉处釉色较深,映出靑色的纹影,非常美丽。由于这种特点,使得影靑瓷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远销海外,制瓷厂也迅速由景德镇扩展到江西各省。

      元代烧制靑白釉瓷器在江西乐平、景德镇,福建省的政和、闽清、德化、泉州、同安,广东省的惠阳、中山。元代靑白瓷的胎,采用瓷石加离岭土的"二元配方" 法,胎中的氧化铝含量增加,烧成的成品变形率较低。釉子比宋代略显音色,也不像宋代那样透亮淹澈。器型也由宋时的轻巧挺拔变得厚重饱满,除常见的碗、盘、瓶、罐、炉、枕外,新添了不少新品种,如扁形执壶、瓱、笔山、多穆壶、动物形砚滴等。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元代靑白釉大罐,是典型之作。罐高22.5厘米,口径16 厘米,底径15厘米。直口 ,鼓腹,通体施靑白釉。腹部堆贴纹饰:一弯月牙下,挺立着一枝清瘦的寒梅。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它最好的写照。梅花历来为古人称颂,陆游诗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此罐构图疏朗,在音白地的衬托之下,更显出寒梅傲雪的风骨。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寒冬,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