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前后期珐琅彩瓷异同
2014-07-14 16:48:42 来源:陶瓷商务信息网 已浏览次
乾隆后期的器体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继续沿用乾隆前期珐琅彩瓷时的造型,例如蒜头瓶、胆瓶等;一种是乾隆后期创新使用的新颖器型,例如葫芦瓶、长颈瓶等。
器型变化其实是瓷胎造型变化,由于珐琅彩瓷几乎皆为观赏瓷,因此在设计造型方面可以全力追求别致新颖,不似日用瓷那样煞费苦心的考虑过多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在仅考虑制瓷的技术工艺下,景德镇御厂基本可以无所顾忌的按照内务府所发的既定器型制作瓷胎。
众所周知,雍乾时期的唐英是一位极有艺术天赋的御厂督陶官,他在绘画、书法、制瓷、篆刻以及剧作上的艺术造诣令人仰慕不已。在他的卓越领导下,景德镇御厂创造了清代制瓷的极度辉煌,纵观清朝景德镇御厂制瓷史,无论是瓷器造型还是彩瓷种类,唐英都将其推上历史顶峰,是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杰出督陶官。
葫芦瓶是比较常见的观赏瓷器型,由于它有多子多孙、层迭延续等寓意,代表了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雅俗共赏,历代制作久盛不衰。
喇叭口长颈瓶在永宣青花中曾经出现,由于制作难度较高、工艺程序繁琐,在观赏瓷制作衰落时期不见制作。作为清代观赏瓷制作的一个顶峰,乾隆朝又恢复了该器型制作。
乾隆后期珐琅彩瓷与其它时期珐琅彩瓷相比较,其最大特点应该是装饰的复杂多样化。与以往珐琅彩瓷制品相比,该时期制品除更加复杂的制胎工艺外,表面不厌其烦的使用色地、锦上添花、口部镀金,并且在器底足、内部装饰使用松绿釉,都无疑表明该时期的装饰由简练渐趋繁缛,符合该朝彩瓷特点与器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1、色地装饰
使用色地装饰的珐琅彩瓷不仅仅是乾隆时期,康熙至雍正前期的制品几乎都有色地,雍正后期改为填白釉(有时用色地装饰)。三朝的本质区别是:康末雍前是由于当是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不成熟,无法实现在玻璃釉面上理想绘制釉料,不得已使用无釉瓷胎,并为掩盖其釉面素胎缺陷,才在露胎处大量上涂其它釉料,于是形成色地。雍正后期之后的瓷胎画珐琅制作显然不存在釉面缺陷需要掩饰的问题,它的色地使用完全是为了装饰,特别是乾隆后期,为显示豪华绚丽,达到色彩多样性,在原有填白釉面上不厌其烦的再次装饰。雍正后期虽然也出现类似情况,但都远不极乾隆后期制品时普遍、繁缛。
2、“锦上添花”装饰
笔者暂未见雍正时器的粉彩瓷使用“锦上添花”(即轧道)纹,即使雍正珐琅彩瓷中偶有装饰使用,但轧道宽舒不整,精细致密程度不可与乾隆制品大相径庭。
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资料记载,“锦上添花”装饰纹至少在乾隆四年十二月已经开始使用:“乾隆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太监李深、张喜来说太监张明交磁胎画珐琅……、磁胎红地锦上添花珐琅碗一对、磁胎绿地锦上添花珐琅六寸盘一对、磁胎黄地锦上添花珐琅五寸盘一对、磁胎白地锦上添花珐琅酒圆一对、磁胎月白地锦上添花珐琅酒圆一对、磁胎白地锦上添花珐琅小酒圆一对。传旨:着配匣入乾清宫珐琅器皿内。钦此。《乾清宫》”
以原始资料看,当时锦上添花色地包括红、绿、黄、白、月白等颜色。瓷胎画珐琅发展到“乾隆后期珐琅彩瓷”时,锦上添花装饰较乾隆前期更为普遍。
3、松绿釉装饰
进入“乾隆后期珐琅彩瓷”时期后,由于景德镇御厂粉彩瓷的高度发展与影响,珐琅彩瓷风格也逐渐发生了很大变化。乾隆后期随着色地、锦上添花的大量使用,词、书、篆、画等一体的雍后乾前风格开始逐步消退,转变成造型独特、装饰繁缛的珐琅彩瓷。上文中的“锦上添花”装饰只是图案装饰走向繁缛多样化的变化之一,后来其内部与底足发展使用了松绿釉装饰风格才是最大的变化。
在款式上,后期与前期在风格上没有太大改变区别,皆为蓝料宋体字,所不同的是后者在写款处为白釉,款四周即使用松绿釉。类似的松绿釉装饰方法与当时的御厂粉彩瓷落款风格极其相似,这也之所以推断其为乾朝后期制品的一个重要依据。
4、镀金装饰
镀金装饰虽然在其它时期都有出现,但作为珐琅彩瓷上的应用却不是很多,乾隆后期珐琅彩瓷中该装饰极为广泛,几乎在所有的珐琅彩瓷制品口部都有镀金。镀金装饰虽然繁琐,但结果无疑增添了装饰。
由于色地、“锦上添花”、松绿釉、镀金四者并用拉大与乾隆前期珐琅彩瓷制品风格差异,且其中前三者并用也属乾隆后期粉彩瓷特征,因此将该类珐琅彩瓷归结为“乾隆后期珐琅彩瓷”。四者的结合导致珐琅彩瓷制品减少了书画情致,增加了繁缛装饰,借以造办处精细严谨制作,使该类彩瓷的绘画、装饰、制作水准胜于乾朝同时期御厂粉彩瓷。该类珐琅彩瓷除缺乏原有的书情画意,其它无论是做工繁琐、绘画精致还是造型艺术都堪称独步雍乾彩瓷,为清朝彩瓷之冠。
后期图案风格的发展变化应该是循序渐进,不可能像珐琅彩瓷瓷胎那样,顷刻间从“外无釉”转变为“外有釉”瓷胎,因此“锦上添花”风格的开始时期根据历史资料大致可以确定,内、底松绿釉装饰的转变时间却并不明朗,尚需笔者以后逐步考证。
5、绘画
此时期制品虽然繁缛绚丽,但在书法绘画造诣方面逊色于雍后乾前时期制品,缺乏意境,虽然匠心独具,但缺乏意境与文人气,可谓遗憾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