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哥釉青花龙纹对瓶
2014-07-02 09:22:22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明代瓷器的制造工艺在宋、元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整体技术得到大步提升,以江西景德镇陶瓷最为突出,当时景德镇的瓷器产品几乎涵盖全国主要市场,享誉国内外。明代瓷器纹饰很多以青花为主,其他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十分出色。

哥釉器,亦名碎釉瓷,始于宋代,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宋代哥釉传世极少。哥釉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明代时期,景德镇成功烧制哥釉器。从永宣至成化,哥釉瓷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尤以成化仿哥釉瓷瓶、斗笠碗、炉等为主流,釉层莹润,光泽内敛,也成功烧出了金钩铁线。目前,成化仿哥釉瓷已经难觅踪影。明晚期至清乾隆,哥釉瓷再一次达到顶峰。其细碎的纹片,肥厚的釉层成为当时瓷器争相效仿的宠儿。哥釉青花龙纹是在玉质般的哥釉上面描绘鲜艳、明亮的青花,使古典的青花与皇室龙纹相得益彰,互为衬托,极为美观。哥釉器青花纹饰一经推出,一时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晚明至清代的哥釉青花被景德镇大窑、名窑纷纷仿制。在众多窑址中,一些为官烧制的青花瓷为与民间款以示不同,题“官”字以示区别,字体采用宋代常见的款识,也有些用浅刻纹,因此普遍出现小器大开片、大器小开片的哥釉瓷现象。

深圳御宝轩展出的明青花龙纹撇口对瓶传世珍宝,高23cm,口径9cm,底径7.5cm。此青花龙纹撇口瓶,撇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底部“官”字刻款清晰可见。此对瓶胎质紧致,胎体较为厚重,釉面肥润细腻,温润如玉,瓶身以象牙白为主色,青花嵌入其中点缀,蓝白色泽相衬,简洁而不失优雅。腹部绘五爪龙纹,纹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繁而不乱,整器包浆润泽,高贵气质无与伦比。

据深圳御宝轩市场部总监指出,明代落“官”款的青花哥釉龙纹瓶大有升值前景。近几年来,类似藏品的拍卖价格不断拍高,成交记录有目共睹。2005年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以4094万元成交;2006年明釉里红玉壶春瓶突破6440万元成交;2014年,在一次迎春青花瓷专场上,一件明代精品民窑青花将军罐从280万元起拍,最终以868.5万元成交,另一件宣德民窑青花缠枝纹大盘更以1567.5万成交,可见在未来几年,此类收藏品的升值空间将会很大,对于收藏家来说,将目光投向此类收藏品必是明智之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