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中国红瓷板画在长沙诞生

瓷板画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艺术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可是中国红瓷板画却是难得一见。

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展厅里的《金陵十二钗》是目前最大的中国红瓷板画。邹志刚 供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展厅里的《金陵十二钗》是目前最大的中国红瓷板画。邹志刚 供图


  瓷板画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艺术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可是中国红瓷板画却是难得一见。昨日,记者在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见到了现今最大的中国红瓷板画《金陵十二钗》,据悉,这是该公司最新研制的专利产品。


  《金陵十二钗》瓷板宽2米,高1米,画面上是《红楼梦》里的十二位富家小姐,个个羞花闭月,姿态婀娜。瓷板镶嵌在红木底座上,喜庆而大气。据大红陶瓷公司负责人尹彦征介绍,中国红陶瓷板画是国家重点技持的文化科技项目。它解决了大型中国红瓷板画不能高温烧制的难题。“我们攻关这个技术难题花了5年的时间。”尹彦征说,“中国红瓷板画要经过4次烧制,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我们克服了高温红色瓷器容易变形、釉面着色不均匀、成器率低等许多难关。”据其介绍,中国红瓷板画烧制技术和烧制设备都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据悉,目前,中国红瓷板画的内容包括工笔仕女、花鸟等。尹彦征说,另一块更大的中国红瓷板画《牡丹图》正在烧制中,成功后将有2.6米宽,1.5米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在明代中期。瓷板画制作工序多重、复杂,首先如同绘画一般,将各种颜色的釉料涂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画幅,然后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高温烧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方才成型。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以及吉祥图案等等。

责任编辑:木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