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西安古玩市场:玉石瓷器等存猫腻

收藏古玩和玉石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市民的爱好。装修新家时,不少人都免不了摆上几件古董物件和玉石,代表一种品位;也有一些市民认为投资古玩和玉石回报更高,收益有保障。然而,对于想涉足玉石和古玩收藏的消费者来说,应该如何来鉴别玉石和古玩的真伪和价值呢?


  收藏古玩和玉石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些市民的爱好。装修新家时,不少人都免不了摆上几件古董物件和玉石,代表一种品位;也有一些市民认为投资古玩和玉石回报更高,收益有保障。然而,对于想涉足玉石和古玩收藏的消费者来说,应该如何来鉴别玉石和古玩的真伪和价值呢?


  在大唐西市一家经营古代瓷器的店内,店家指着一对青花瓷纹罐告诉记者,这是清朝货品,两件售价一共是12万元。店家表示他的货品都是精品,绝对不是地摊货,可以放心购买,如果是赝品保证可以退货。


  某瓷器店 商家:我这是搞古瓷,唐宋元明清啥朝代的都有,有青花,有单色釉,有高中低档,高档的有几十万的,低档的有几千的。我能给你百分之百的打保票,我这东西肯定是老的,卖给你不老的,因为卖给你不老的,你来我给你退货,那就很麻烦,一方面对我这个影响不好,一方面就很多麻烦事情。


  对于这些店家所称的古代瓷器“如假包换”,业内人士则认为这其中的“假”其实很难界定,因为目前并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而一些专家和鉴定机构在鉴定文物的时候,很可能鉴定结果会不一样,这就会给消费者在后期维权造成一定的困难。


  业内人士 于涛:刚开始想收藏这种东西的时候建议就是三点,多听、多看、多问,这三点是最重要的,在前期玩这个收藏的时候,多去听一听,看一看,尽量不要掏钱去买这些东西,因为前期很有可能上当受骗,尽量不要盲目去投资这种东西,我们现在的口号就是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玉石作为我国传统收藏的一个门类,现在依然受到许多收藏者的热捧,西安大唐西市古玩城和小东门古玩城中就有接近一半的门店都是玉石专卖店,而在玉石当中又属和田玉最受收藏者的喜爱,在业内人士看来,小小的一块和田玉当中却存在着不少的“猫腻”。


  业内人士 黄荟竹:不管是新疆玉还是俄罗斯玉就是通常说的俄料,或者说是青海料,或者韩料,如果出鉴定结果它都是和田玉,所以不管拿到几百万的新疆和田玉,或者说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的青海料、韩料,它去鉴定结果全部都是和田玉 像现在这种皮色它是可以造假的,人工去染色,但是你造假出来的色和真皮是完全不一样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文物市场鉴定,长期以来存在着监管空白。在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当中,并没有相应的条款对民间鉴定需要的文物鉴定资质及资格有规定。另外,《拍卖法》中规定, 只要事先声明不“保真”,买家须自负文物古玩真伪的风险。不管是《文物法》还是《拍卖法》,事实上都约束不了文物鉴定和买卖市场。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当下,收藏者更需要谨慎投资。

责任编辑:木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