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身价攀升 成收藏领域投资新宠

瓷器,收藏里的重头戏,多年来已初具规模,以前收藏热点主要集中在明清瓷品,民国瓷器只是市场配角,而如今已渐唱主角,近半年成交价格一路攀升,备受藏友们关注。就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民国瓷器全场成交率达到了91%,“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绘制的瓷板画《糊涂即是仙》以350万元成交,一度成为藏友们谈论的话题。

      瓷器,收藏里的重头戏,多年来已初具规模,以前收藏热点主要集中在明清瓷品,民国瓷器只是市场配角,而如今已渐唱主角,近半年成交价格一路攀升,备受藏友们关注。就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民国瓷器全场成交率达到了91%,“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绘制的瓷板画《糊涂即是仙》以350万元成交,一度成为藏友们谈论的话题。

  沈阳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会员藏品交流中心主任李晓旭表示,民国瓷器作为一个门类很早就已进入拍卖市场,但一直表现平平。近年来,民国瓷异军突起,从不温不火到身价攀升,已日益成为收藏领域的投资“新宠”,被人们称为收藏界里的“黑马”。

  工匠流入民间制出新瓷

  “民国瓷器产生于一个独特的历史年代。”李晓旭介绍,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瓷器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瓷业整体处于萧条衰落时期,生产的瓷器质量、数量大不如前。于是,在生活压力下,一批烧瓷制瓷、供职于官窑场的能工巧匠流入民间,另谋生路。

  大批制瓷工匠的流入使得民用瓷器烧制技术得以提高,出现了大量精品瓷器。“从时间上说,这些精瓷主要产于上个世纪的前20年。”李晓旭介绍,当时的瓷品从笨重趋向轻巧,从混沌变得清晰,越发的简单淡雅,没有了此前宫瓷的繁复纹饰,这也是民国瓷器区别于其他瓷器的特别之处。

  在这一时期,陶瓷创作者开始在作品上署名,创作者的思想体现得更加浓烈,作品个人色彩更为鲜明。而且,欧洲先进的理念开始融入到瓷艺的烧制中,使制瓷业迎来了新的突破,作品改变了常规的平衡与对称,无论从拉坯、用色、施釉、构图等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

  一位资深收藏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民国瓷器的文物等级和经济价值都不算高,但却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投资价值今后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民国精品瓷器,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影响了手工艺品的发展,所以存市数量并不多。

  民国粉彩瓷被市场认可

  这几年,民国瓷器频现各大拍卖会,已从之前的配角成为主角。从近几年拍卖市场的成交记录看,成交价格排在前百名的民国瓷器中,有4件署的是“大清雍正年制”款、35件署的是“大清乾隆年制”款、9件“居仁堂”款、8件“静远堂”款、2件“怀仁堂”款、10件“珠山八友”款、6件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以及26件其他款。

  李晓旭介绍,从成交记录不难看出,有三类民国瓷器均已得到市场认可,并带动民国瓷器收藏版块:

  ●民国仿古粉彩 烧制水平很高●

  除了少部分署雍正款的粉彩瓷器外,绝大部分是“乾隆款”的粉彩瓷器,而且全是瓶类,极少有罐类。业内普遍认为,这些精美的仿乾隆、雍正官窑的瓶类瓷器,有可能是清朝御窑的工匠在清朝覆灭后流落到民间的作品,烧制水平很高,所以虽是民国的仿品,卖的价钱也不低,有的可以卖到几十万元,最低的也可卖到五六万元。可如果是真正的乾隆官窑,每个都能卖到几百万元。

  ●总统专用瓷 质好数量不多●

  书“居仁堂”“怀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实际上都是郭葆昌为袁世凯制的瓷器。此人是袁世凯的管家,曾被派到景德镇前清官窑厂烧制瓷器,烧出了一批质量相当好的“居仁堂制”瓷器和款识为“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的瓷器,这批瓷器基本上都是粉彩器,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烧制6000件,且流传到社会上的并不多。

  ●“珠山八友”创出新型粉彩●

  还有一种是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主的一批艺术家所制的新型粉彩瓷器,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文人第一次引入了原来以工艺画为主的瓷器中来,其中最为著名是王琦和王大凡的作品。

  “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瓷板画比较多,也有一些瓶子和盘子,但数量并不多,这也是民国瓷器的一大特点。清代只有清晚期有不多的瓷板作品,1949年以后就很少见了。像珠山八友这种景德镇有名的瓷板画家,当时的身价就相当高,需要他们的作品一般都要预先定制。另外,和他们同一时期出现的瓷板画家还有程门、金品卿、周筱松、汪晓棠、潘陶宇、李明亮等。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