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青花宫碗的艺术:宫葵缱芳华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一件盈盈在握的青花秋葵纹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艺术芳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中外人士,最终以1.41亿港币成交,成为此届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01 秋葵宫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1 秋葵宫碗

05 大英博物馆百合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5 大英博物馆百合碗

09 雍正宫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9 雍正宫碗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一件盈盈在握的青花秋葵纹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艺术芳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中外人士,最终以1.41亿港币成交,成为此届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区区一个口径仅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仅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缔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价,再一次为神话般的成化瓷器增添了一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环。从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神器,如今就放在精心装置的灯箱中,熠熠放射出幽蓝神采,让每一个路过人都无法回避,驻足拜观。事实上,亿元天价,也正是成化青花宫碗艺术价值的直接反映,即便是不懂古玩的外行人,也会立即被这个青花宫碗吸引,她那无与伦比的细腻动人和温润尔雅,是一种令人久久无法忘怀的艺术气质。另有一件几乎完全相同的成化青花蜀葵纹碗,出自著名的日本安宅氏珍藏,现存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

 

  成化斗彩鸡缸杯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但论及工艺技术与艺术成就,成化青花宫碗则不相伯仲,甚至更为出色。苏富比这件难得一见的青花秋葵碗,让人们可以亲眼得见传说中的成化品质。成化官窑瓷器可以说是明代瓷器中传世最稀少的珍品,历来皆被中外收藏家们奉为至宝。已故著名陶瓷专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先生曾研究考证,明宪宗成化帝祚23年,比明宣宗宣德帝祚长两倍有多,但在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成化窑址上出土的残器与瓷片的数量,却未及宣德窑址器一半(刘新园编著《成化窑烧造记录考-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 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伦敦苏富比, 1995年,第11页);与此同时,完整的传世成化瓷器数量,与窑址上出土的残器残片数量相比,形成鲜明对照,这也说明了成化官窑瓷器的制作要求和品质标准之苛刻也是相当惊人的,故每一件千锤百炼、精挑细选的完整作品,均是在最严格的甄选标准下入宫,而每一件传世美器的身后,都有着无数或许只因微小制作瑕疵而落选被掩埋地下的不幸殉葬物,如此看来,苏富比能够成就这只亿元经典拍品,也是理所当然的。根据前苏富比亚洲区主席朱汤生先生的研究统计,现存传世的成化瓷,绝大部分藏在北京和台北两个故宫,而在全球私人手中的藏品也仅有二十余件(Julian Thompson,List of Patterns of Chenghua Porcelainin Collections Worldwide –The Emperor’s Broken China: Reconstructing Chenghua Porcelain,伦敦苏富比,1995年,第116-129页),其珍稀名贵程度堪比宋代汝窑。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