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痴让广州拥有一个重量级私人博物馆(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骑马而来 能跟上下五千年谈恋爱的都是伟大的人,他骑马而来,他是一个不穿古装的古人。他也是镇馆之宝,他叫蒲重良。羊城晩报记者 邓勃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以汉代陶瓷为主题 
 

走南闯北从商数十载,选择扎根广州当一名古陶痴,不仅痴迷一己私藏,更致力向公众免费普及辨别真伪藏品的知识。因为他的执著,广州近日出现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汉代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因为他的执着,被收藏界称为高古沙漠的广州,有了一个珍藏两件国家一级文物、15件国家二级文物、400多件国家三级文物的重量级私人博物馆。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再建一个仿品博物馆。他,就是自称普通市民的蒲重良。

A

冤大头3000万元购万件赝品

今年118日,位于越秀区珠光街德政南路5155号的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和八旗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一至四楼就是蒲重良投资建成的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展品以汉代陶瓷为主,包括釉陶、汉两彩、成熟青瓷等等。此外,该博物馆还用汉代陶瓷展厅、中国陶瓷发展史展厅、汉两彩展厅、原始瓷器展厅等4个展厅、400多件藏品,梳理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清朝数千年间的陶瓷发展史。

蒲重良在开馆之初放话:行家可前来踢馆,如果发现一件假货,可获5万元奖金。近一个月来,广州陶瓷收藏行家多了一个好去处。11月中旬,羊城晚报记者在该博物馆碰上不少戴着眼镜、拿小电筒去观展的收藏爱好者。仔细观展后的行家只有一个结论:私人收藏至此,实在了不起。

馆内藏品此前经过南北多名专家鉴定,作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收藏协会副会长的蒲重良,本身也是古陶瓷国家一级鉴定师。在成为鉴定师之前,我只是一个专买古陶瓷仿品的冤大头蒲重良笑着告诉记者,1989年,他到广州经商,并落户成为广州人。兴趣爱好加上机缘巧合,之后就在广州学着玩古陶瓷,那时候认识一个大师,他带着我到处买陶瓷,以元明清瓷为主,都非常漂亮。但玩了两年后,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怎么有这么多古董啊?于是,我请鉴定师帮我的藏品做鉴定。鉴定结果如一盆冰水泼向满腔热情的蒲重良3000万元购入的万件藏品全是赝品。

B

乔装高仿买家做卧底

自从知道当了冤大头后,蒲重良誓把陶瓷鉴定弄透彻不可。

由于一开始就看坏了眼,他认为,不可能再从看真东西入门了,只能另辟蹊径去仿品作坊当卧底。很长一段时间,蒲重良乔装成一个专买高仿的买家,跑到景德镇、神垢镇等高仿集中地的高手家里,豪爽地把钱往桌上一放:我就要高仿的,越逼真越好,做不出来不给钱。然后,像监工一样蹲在工场里看个仔细。

蒲重良说,古董造假自古有之,而如今的仿古逼真水平、手段及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底后,他开始摸清了水很深的仿古造假市场。

摸清仿品的家底后,执拗的蒲重良跟从名师学习鉴定,除了到国家博物馆等大馆参观学习、到清华大学深造古陶瓷鉴定外,还专程前往西安、宝鸡、延安、洛阳和南京、杭州等地的博物馆拜师学艺。

如今玩明清瓷的人非常多,但这个时期的仿品也是最多、最难辨别真伪的。我真正入门后,有不少老师建议我从汉代等高古陶瓷入手,因为这些都是很难仿制的孤品,从长远来看,更具收藏价值。此后,蒲重良专心研究汉代陶瓷。由于找不到一本关于汉代陶瓷收藏鉴赏类的专著,蒲重良便总结自己的收藏经验,著述了《汉代陶瓷鉴赏》,成为国内鲜有的写汉代陶瓷专著的研究者。

蒲重良在国内收藏界逐渐打出名声,有北方大师级行家劝他迁到北京,因为在广州这高古沙漠,玩什么古陶瓷

蒲重良说:我很喜欢广州,我希望把北方的行家都请来看展,看看广州还是不是高古沙漠

C

想建仿品博物馆益同好

1130日下午,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鉴定专家叶佩兰,首都博物馆鉴定专家张如明以及广东省文物鉴定专家潘鸣皋、本土收藏家梁基永等专家学者到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参观,并由衷赞叹:博物馆就应该放真品。

叶佩兰还表示,希望有企业家能建一个仿品博物馆,展出高仿陶瓷,供众多收藏初学者作自学之用。现在高仿太多,很多人在藏品被鉴定为赝品后都不愿意相信。如果有个仿品博物馆,初学者可以自己去比对。国家有关部门要认定这个博物馆,即认定这里面展出的都是假货,这才有权威性。

叶佩兰的建议也说到了蒲重良的心坎上。接下来,我就要办这样一个馆,展出以前我买回来的赝品。蒲重良告诉记者,光在广州,仿古行业就养活了200万人,很多以前卖过假陶瓷给他的古玩商,希望把他的赝品买回去,他拒绝了,因为让他们回收那些赝品,就会出现更多冤大头,而且,那些假东西会越卖越贵,会害惨很多人。我宁愿用赝品跟更多同好者分享收藏经历。

于蒲重良而言,建仿品博物馆,苦于没有场地。据悉,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原选址番禺,那是我自己的地方,但不大,离市中心也远了点,不方便市民前往。越秀区政府知道我要办这样一个馆,很支持,免费提供现在的馆址给我。市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啊,不容易。他说。

对话

得到好东西,兴奋难形容

羊城晚报:您最想给陶瓷收藏入门者的忠告是什么?

蒲重良:不要只听一个大师让你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是最危险的,因为这个人的眼力、见识、道德等都有出现偏差的可能。最好自己研究透了再下手,这样少吃亏。如果没时间,起码要同时请三个互不认识的顾问,把藏品或图片给他们看,如三个人都说可买,方可下手。

羊城晚报:您吃过那么大的亏,为什么没想过放弃?

蒲重良:知错能改嘛。我那些赝品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可以拿来跟大家做分析对比。再说,它们做工都很精致,再过500年,就能成为值钱的真古董了。

羊城晚报:您对陶瓷真的很痴迷。

蒲重良:傻嘛。这也是我的乐趣所在。尤其是刚得到一件好东西,那种兴奋和激动真是没法形容,怎么都看不腻。上洗手间前要拿来看看,去完洗手间又心痒痒地再看几眼,然后才去睡觉。

其人档案

蒲重良:四川泸州纳溪人,优秀企业家、著名收藏家及水利专家,汉代陶瓷博物馆创始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入榜理由

扎根广州24年,热爱广州,痴迷收藏古陶瓷,并致力为广州擦去高古沙漠之名,拿出藏品与广大同好者分享,用其人之力其事之范,为广州文化界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