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痴让广州拥有一个重量级私人博物馆(组图)


走南闯北从商数十载,选择扎根广州当一名“古陶痴”,不仅痴迷一己私藏,更致力向公众免费普及辨别真伪藏品的知识。因为他的执著,广州近日出现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汉代陶瓷为主题的博物馆—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因为他的执着,被收藏界称为“高古沙漠”的广州,有了一个珍藏两件国家一级文物、15件国家二级文物、400多件国家三级文物的重量级私人博物馆。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再建一个“仿品博物馆”。他,就是自称“普通市民”的蒲重良。
A
做“冤大头”3000万元购万件赝品
今年11月8日,位于越秀区珠光街德政南路51~55号的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和八旗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一至四楼就是蒲重良投资建成的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展品以汉代陶瓷为主,包括釉陶、汉两彩、成熟青瓷等等。此外,该博物馆还用汉代陶瓷展厅、中国陶瓷发展史展厅、汉两彩展厅、原始瓷器展厅等4个展厅、400多件藏品,梳理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清朝数千年间的陶瓷发展史。
蒲重良在开馆之初放话:行家可前来“踢馆”,如果发现一件假货,可获5万元奖金。近一个月来,广州陶瓷收藏行家多了一个好去处。11月中旬,羊城晚报记者在该博物馆碰上不少戴着眼镜、拿小电筒去观展的收藏爱好者。仔细观展后的行家只有一个结论:私人收藏至此,实在了不起。
馆内藏品此前经过南北多名专家鉴定,作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收藏协会副会长的蒲重良,本身也是古陶瓷国家一级鉴定师。“在成为鉴定师之前,我只是一个专买古陶瓷仿品的‘冤大头’。”蒲重良笑着告诉记者,1989年,他到广州经商,并落户成为广州人。兴趣爱好加上机缘巧合,之后就在广州“学着玩”古陶瓷,“那时候认识一个‘大师’,他带着我到处买陶瓷,以元明清瓷为主,都非常漂亮。但玩了两年后,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怎么有这么多古董啊?于是,我请鉴定师帮我的藏品做鉴定。”鉴定结果如一盆冰水泼向满腔热情的蒲重良—逾3000万元购入的万件藏品全是赝品。
B
乔装高仿买家做“卧底”
自从知道当了“冤大头”后,蒲重良誓把陶瓷鉴定弄透彻不可。
由于一开始就“看坏了眼”,他认为,不可能再从看真东西入门了,只能另辟蹊径—去仿品作坊当“卧底”。很长一段时间,蒲重良乔装成一个专买高仿的买家,跑到景德镇、神垢镇等高仿集中地的高手家里,豪爽地把钱往桌上一放:“我就要高仿的,越逼真越好,做不出来不给钱。”然后,像监工一样蹲在工场里看个仔细。
蒲重良说,古董造假自古有之,而如今的仿古逼真水平、手段及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卧底”后,他开始摸清了“水很深”的仿古造假市场。
摸清仿品的“家底”后,执拗的蒲重良跟从名师学习鉴定,除了到国家博物馆等大馆参观学习、到清华大学深造古陶瓷鉴定外,还专程前往西安、宝鸡、延安、洛阳和南京、杭州等地的博物馆拜师学艺。
“如今玩明清瓷的人非常多,但这个时期的仿品也是最多、最难辨别真伪的。我真正入门后,有不少老师建议我从汉代等高古陶瓷入手,因为这些都是很难仿制的孤品,从长远来看,更具收藏价值。”此后,蒲重良专心研究汉代陶瓷。由于找不到一本关于汉代陶瓷收藏鉴赏类的专著,蒲重良便总结自己的收藏经验,著述了《汉代陶瓷鉴赏》,成为国内鲜有的写汉代陶瓷专著的研究者。
蒲重良在国内收藏界逐渐打出名声,有北方大师级行家劝他迁到北京,因为“在广州这高古沙漠,玩什么古陶瓷”。
蒲重良说:“我很喜欢广州,我希望把北方的行家都请来看展,看看广州还是不是‘高古沙漠’。”
C
还想建“仿品博物馆”益同好
11月30日下午,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鉴定专家叶佩兰,首都博物馆鉴定专家张如明以及广东省文物鉴定专家潘鸣皋、本土收藏家梁基永等专家学者到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参观,并由衷赞叹:博物馆就应该放真品。
叶佩兰还表示,希望有企业家能建一个“仿品博物馆”,展出高仿陶瓷,供众多收藏初学者作自学之用。“现在高仿太多,很多人在藏品被鉴定为赝品后都不愿意相信。如果有个仿品博物馆,初学者可以自己去比对。国家有关部门要认定这个博物馆,即认定这里面展出的都是假货,这才有权威性。”
叶佩兰的建议也说到了蒲重良的心坎上。“接下来,我就要办这样一个馆,展出以前我买回来的赝品。”蒲重良告诉记者,光在广州,仿古行业就养活了200万人,很多以前卖过假陶瓷给他的古玩商,希望把他的赝品买回去,他拒绝了,因为“让他们回收那些赝品,就会出现更多‘冤大头’,而且,那些假东西会越卖越贵,会害惨很多人。我宁愿用赝品跟更多同好者分享收藏经历。”
于蒲重良而言,建“仿品博物馆”,苦于没有场地。据悉,普公汉代陶瓷博物馆原选址番禺,“那是我自己的地方,但不大,离市中心也远了点,不方便市民前往。越秀区政府知道我要办这样一个馆,很支持,免费提供现在的馆址给我。市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啊,不容易。”他说。
对话
“得到好东西,兴奋难形容”
羊城晚报:您最想给陶瓷收藏入门者的忠告是什么?
蒲重良:不要只听一个“大师”让你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是最危险的,因为这个人的眼力、见识、道德等都有出现偏差的可能。最好自己研究透了再下手,这样少吃亏。如果没时间,起码要同时请三个互不认识的顾问,把藏品或图片给他们看,如三个人都说可买,方可下手。
羊城晚报:您吃过那么大的亏,为什么没想过放弃?
蒲重良:知错能改嘛。我那些赝品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可以拿来跟大家做分析对比。再说,它们做工都很精致,再过500年,就能成为值钱的真古董了。
羊城晚报:您对陶瓷真的很痴迷。
蒲重良:傻嘛。这也是我的乐趣所在。尤其是刚得到一件好东西,那种兴奋和激动真是没法形容,怎么都看不腻。上洗手间前要拿来看看,去完洗手间又心痒痒地再看几眼,然后才去睡觉。
其人档案
蒲重良:四川泸州纳溪人,优秀企业家、著名收藏家及水利专家,汉代陶瓷博物馆创始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入榜理由
扎根广州24年,热爱广州,痴迷收藏古陶瓷,并致力为广州擦去“高古沙漠”之名,拿出藏品与广大同好者分享,用“其人”之力“其事”之范,为广州文化界作出贡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