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落天外七宝烧

珍 赏

从公元6世纪到公元16世纪,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始终是日本魂牵梦萦的楷模,他们漂洋过海,在这片深邃古老的土地上学习了先进的文明与技术。七宝烧,日本金属珐琅器的一种,日本人认为这种金属珐琅器美丽华贵,恰如佛经中提及的七种珍宝金、银、琉璃、玛瑙、赤珠、水晶和砗磲,故以“七宝”名之。七宝烧成器于16世纪,不仅在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更以其精湛繁杂的技艺、明灿莹润的釉色和美妙绝伦的图案著称于世。而这种被称为日本国宝的艺术品,恰恰又被称为中国景泰蓝,是日本众多文化艺术中深具中国烙印的一种。

日本人自诩七宝烧为“无国上品”,景泰蓝在明代被称为“天下一绝”,在璀璨华光之外,两种精致绝伦的艺术品有何渊源呢?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日本七宝烧在掐丝技术以及烧制工艺上与景泰蓝相似,且完全受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影响,不过在具体制作中融入了特有的民族风情,使之更加华丽多姿。

笔者曾见一七宝烧银座珐琅翠鸟碗,颇能代表七宝烧之迤逦韵味。该翠鸟碗高约二十公分,为银胎珐琅,底座为荷叶碗型,翠绿明丽,纹理刻画十分精妙,最为高绝之处,在于碗盖之上昂立一翠鸟,翠鸟羽毛华丽,形神动人,若山谷低鸣,空灵可爱。该翠鸟碗烧制由碗及鸟,由地上到天上,随意之间挥洒,显得灵动活泼。整体看之有静有动,十分鲜活,给人一种“视通万里,想落天外”的境界。

七宝烧韵味如此,固有人认为其艺术成就高于景泰蓝,属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中国景泰蓝之特殊变种,在煌煌艺术史上不值一提。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偏颇之处。七宝烧工艺与景泰蓝大致相似,可以肯定其源自景泰蓝,但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七宝烧玻璃质光亮透色,而景泰蓝釉色在玻璃质内,故造就了两种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景泰蓝多重器,器物有青铜之厚重典雅之态,而七宝烧精于巧妙,多奇巧。无论如何,七宝烧作为珐琅工艺,在日本传统工艺品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也见证着昔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xw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