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试烧景德镇青花瓷

当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熊熊窑火耗尽最后一粒高岭土后,人们将寻求瓷土的目光投向长春,这里的“缸窑黏土”被认为是顶级瓷土的替代品。

昨日,研究“缸窑文化”第一人——古尘和他的团队尝试使用缸窑黏土烧制景德镇青花瓷。今天10时开窑取瓷,并将在长春民博会1号馆第3展位展出。古尘说,此前从未有人尝试用东北黑土烧制景德白瓷,因此,只要能烧出一件青花瓷就是胜利。古尘团队为什么如此看重“黑土”烧瓷呢?

据了解,从1004年,宋朝诏令烧制御瓷至今,景德镇瓷土已经枯竭。景德镇各制瓷厂大多到外地购买瓷土或向国外进口,但土质、价格等因素更加制约了瓷业发展。

2005年,长春人古尘开始着手研究“缸窑文化”,并发现从九台延绵到长白山下的缸窑矿脉所产黏土与景德镇高岭土成分相似。古尘还发现,早在300年前长春兴隆山一代的原住民就在此取土烧瓷,窑炉多达53座,“缸窑文化”就此形成。

同样关注国内瓷土的景德镇人席新明也在此时注意到古尘和缸窑黏土,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对这种土的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缸窑土不但优于高岭土,其土质甚至接近烧制特供瓷的“墨鱼骨”。二人如获至宝,立即组成团队尝试使用缸窑黏土烧制景德镇的青花瓷。

自从开始研究“缸窑文化”,古尘一直在宣传建立“北方瓷都”的设想。他希望长春能够建设一座类似北京798的陶瓷产业园区,借助本地特有的黏土与文化,吸引国内制陶大师加盟,在这里生产出各种精美的艺术瓷、工业瓷、建筑瓷以及日用瓷。

古尘介绍,在东北三省范围内,各类瓷器几乎全部依靠外地输入,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且在这样一座艺术乐园里,本地艺术家能够将本土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使“北方瓷都”的风格迥异于其他八大陶瓷产地,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