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景德镇品牌的脊梁柱:高岭土

据了解,每年,全球瞩目的拍卖行的高价珍品,必有出自景德镇的官窑瓷器,这些没有个人名款、甚至很多连底款都没有的器物,以现代人最为在意的方式——金钱,使得人们记住了景德镇这个名字。

因为瓷器,创下景德镇这个千年不衰的品牌,而高岭村的优质高岭土则是撑起这一品牌的脊梁柱。

提起景德镇曾经的辉煌,无法回避市区以东45公里之外浮梁县的高岭村。这个村庄由于盛产优质的高岭土而闻名于世,元代起,瓷工将高岭土作为制瓷原料添加在坯料中,从而依靠优质瓷器成就了景德镇的“世界瓷都”声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人们正在挖掘高岭土

高岭村就在高岭山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历史遗迹有明清两代采矿遗址、淘洗坑、水口亭、古街、古道等。尤其是高岭土淘洗后留下的白 色尾砂堆积蔚为壮观,有“青山浮白雪”之誉,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景区。但山上还到处能找到采矿的遗迹,好些大槽,露天的矿槽,还 有曾经的淘洗池。

采土和泥,是制瓷的首要工序。景德镇人形象地把瓷石比喻作陶瓷的“肌肉”,而高岭土则是“筋骨”。高岭土发现之前,陶瓷仅以瓷石加工烧制而成, 成器率很低。将高岭土与瓷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二元配方的原料,提高了瓷胎的耐火度,可烧至1330℃左右,不仅减少了制品的变形率,同时也改善了瓷器的物 理性能。

景德镇瓷器从此由低火度的软质瓷提升为高火度的硬质瓷,这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给景德镇瓷业带来一系列重大变化。正是由于高岭土的使用,使景德镇安然渡过了南宋时期的制瓷原料危机,在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并使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艺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凤尾菊高档景德镇56头餐具

因此,欧洲各国开始研究中国瓷器的烧制秘方。1712年,一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在寄往欧洲的长信中,详细介绍了他所见到的景德镇陶瓷的烧制工艺,特别是制瓷原料高岭土。从此,“二元配方”制胎法大大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制瓷原料与工艺的进步。

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高岭,他在著作中对高岭土作了详细介绍,并用“高岭”的音译创造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Kaolin,高岭土从此也成为世界制瓷黏土的通用名称。现在,世界陶瓷业仍把制瓷的重要原料铝硅酸盐土称为Kaolin。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阿谢顿在《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一书所说:“18世纪耶稣会士带回更多的中国技术资料并被采用,欧洲才生产出真正的瓷器”。

目前,高岭村残留的高岭土还有上百万吨,但储藏较深,已较难开采。现在,这片曾经盛产高岭土的矿区,已申请为国家的矿山公园,游人只能从那些废弃的尾矿中,追忆这片土地曾经的富饶。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