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红军票揭秘二战时期东北纸币战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联红军司令部拾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联红军司令部一百元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进入现代战争之后,军备物资消耗量极大,所以控制战区金融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发行货币。我国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各种纸币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战争原因。

 

    笔者收藏有两张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发行的“苏联红军司令部”纸币,面额分别为拾元和一百元,这两张被称为“红军票”的纸币发行过程之曲折、国际影响之广泛、政治意义之巨大、印制流布之短暂在整个货币史上都极为罕见,它不仅涉及到中苏美日四个国家的合纵连横,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的争夺,可以说是一场“纸币战争”。

 

    1945年8月,苏红军出兵东北,歼灭日军精锐机动部队关东军,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协定》,苏军所需的军费,由苏联红军司令部在东北地区发行红军票解决,战后由国民党政府负责收回,送往苏联远东银行销毁。苏军进入东北之初,因伪满印钞设备及油墨损毁,并未根据协定印制纸币,只靠没收伪满纸币以度开支。后来随着战时需要,才由国内赤塔印制的“苏联红军票”,并迅速在东北地区全面发行。“苏联红军司令部”纸币印刷技术在当时比较先进,面值有壹圆、伍圆、拾圆、壹佰圆四种。以百元面值为例,票幅为94×168毫米,正面图案花边正上方有“苏联红军司令部”的黑框白体字,四周由四个浪花花型组成,花型上印有“100”字样。中央是两个对称的花型合围着“壹佰圆”的票额,下方有“一九四五年”和“为一切支付必使用”的字样。反面图案花边造型呈立体感,有“壹佰圆”和“100”的票额。花边下方印有“赝造支票以战时法处罚”的字样。

 

    红军票发行总额为97.25亿元,与伪满洲币等值流通。在伪满洲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红军票强行挤进东北市场,导致东北市场物价飞涨,钞票贬值。苏联“红军票”的发行时间为1945年10月22日至1946年4月底。1946年2月1日,苏联红军开始撤离东北。由于撤离时,苏联红军没有把所发行红军票的印钞版移交,以及所印钞票号码和各种面额的发行数量亦未告知国民党政府,只告知发行总额。因此,国民党当局害怕苏联利用所掌握的钞版再增加发行或把钞版交给共产党。于是,国民党对苏联红军票实行登记收兑,先按10∶1兑付东北九省流通券,后来又采用加“额签”才能流通的办法,对拾元和百元纸币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成为“红军票”中流行最广的品种,直到1949年12月10日,东北人民政府用东北银行所发行的东北币以30:1的比例对所有“红军票”予以收兑,红军票才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苏联红军票由于发行时间短且又仅限于东三省,又经两次大规模的兑换,所以在收藏界有一票难求的局面。因此,经过六十多年的沧桑变化,“红军票”在票券类收藏古玩市场上亦不多见,加之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币种,记载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懈努力,因而极具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