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画拍场:市场调控趋势明显

200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北京地区的各大拍场刚刚告罄,上海地区各大拍卖行又陆续推出了各有特色的拍卖专场。从各拍场有关“油画和当代艺术”的结果来看,市场调控作品价格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

上海嘉泰此次共推出了两场有关“油画和当代艺术”的专场,其中,“西洋美术-中国当代油画、雕塑”专场共上拍油画和雕塑作品178件,总成交额为2775.795万元,成交率达90%。而另一场“西洋美术-中国早期油画”则推出作品73件,成交额为960.267万元,成交率为96%。从拍卖结果来看,虽然成交率较高,但从各专场的成交额和拍品的成交价来讲并不十分理想,在“当代油画、雕塑”专场中,过百万元的作品共6件,高价作品仍然以写实油画为主,拍场的最高价为陈川《时光如梭》成交的198万元,此外艾轩的《陌生人来》成交价为143万元,陈逸飞的两件作品《故乡》和《故乡的桨声》成交价均为132万元。在“中国早期油画”专场中,吴冠中、刘海粟、徐悲鸿等早期艺术家的油画和素描等作品均亮相拍场,其中吴冠中的《海岛渔帆》(1976年作)以220万元成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冠中    《海岛渔帆》

上海鸿盛的“中国油画雕塑”专场中,共有183件作品上拍,总成交金额为6079.59万元,成交率为81%,专场中高成交价的作品较多,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作品为陈逸飞《玉堂春暖》创下的1100万元,周春芽的《山石图》成交价为440万元,其他如林风眠的油画、朱铭的雕塑作品等也以百万元以上的价格成交,而其他一些作品的成交价一般处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价格区间,高低价差明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逸飞    《玉堂春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春芽    《山石图》

上海道明的“中国油画”专场推出的作品以中青年艺术家的油画作品为主,成交额和成交率虽然较低,但不乏一些作品以高于估价几倍的价格成交,整个专场推出的79件作品成交了62件,总成交额为728.97万元,成交率为78%。其中,罗中立的《细雨》(1994年作)成交价为154万元,尹朝阳《英雄远去》(2000年作)成交价为69.3万元,高出估价2-3倍,夏俊娜的《花解语2》(1999年作)以49.5万元成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罗中立    《细雨》

总的来讲,上海地区春季拍卖各大“油画和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卖结果并不十分尽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油画拍场中一些原被看好的艺术家的作品流拍了,而一些成交的作品价格也一般在估价以内,拍场中并没有十分令人惊喜的作品出现。根据艺术市场的生长状况和自身的运营规律来讲,市场会运用自己的手段来调控某种类型或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中的放量多少。由于进入艺术市场的资金始终有限,市场的容纳量也是有一定限额的,如果市场中某类型作品的拍卖价格增幅太大,市场会用其自身的方式进行调解,表现在艺术市场中就会出现交易缩量、流表作品增多的情况。但如此一来,艺术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又如何保障呢?这个问题在拍卖市场中可以得到解决,因为拍卖市场会运用“估价系统”来调控艺术品价格,使作品的成交价不会像股票一样无限制的下跌,成交价不会低于底价,而作品的持有者可以等到价格回升时再度出手,这样就在市场容量有限时维持了艺术品原有的价值。从各大拍场中的成交结果来看,艺术市场尤其是近来涨幅巨快的油画和当代艺术市场已经由2003年以来高价时代,在2006年的春季渐渐显现出了市场自身的风险性,不再以暴利称雄,而是进入了收益率渐趋稳定的时代。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