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抵万金”近现代名人墨宝屡拍高价

近年来,随着书画的拍卖行情进入调整,书法作品悄然升温,尤其近现代名人家书、墨迹因为存世少、文化含量高、具有史料价值等因素,在拍场上异军突起。有人预言,一场名人墨迹收藏热已经启动。

胡适名诗拍出高价

近一两年来,书法收藏行情升温,其中梁启超、胡适、老舍、钱钟书、郁达夫等近现代文化名人的墨迹更加抢手。不但书法作品,连名人的一纸信札都成为拍场上的抢手货,人称“家书抵万金”。

钱钟书致吴祖光信札,一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便笺,不到10行字,去年12月在上海以1.1万元拍出,今年5月又出现在北京以2.3万元成交。一纸信札记录了钱钟书、杨绛夫妇与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的友情,钱氏的人格魅力和书法风采也一览无余。

去年年底,上海拍卖一封老舍致章士钊的信,2000元起拍,最后以5万多元成交,高出底价25倍以上。胡适书法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颇为少见。今年6月,北京拍出两幅胡适《行书白话诗》作品,均是胡适抄录自己创作的新诗送给友人的,一幅1.8万元起拍,以7万元成交;另一幅8万元起拍,16万元成交。以16万元成交的这幅,抄录了胡适创作于1924年的诗《烦闷》:“放也放不下,忘也忘不了,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中的一笑。”连签名在内不到30个字,这幅作品曾于2003年年底在上海拍卖过,当时成交价为8万元。

名人信札旁证历史

2005年年末,上海曾拍出郁达夫致王映霞信札一束,7封信19页纸,拍出了37万元。由于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感情经历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这些信札便旁证了这段浓郁的感情经历。

日前举办的上海西泠春拍上,有一套晚清名人严复于1906年写的杂记诗文稿手卷上拍,是严复之子严力群的家传之宝,手卷上还有近现代名人陆维钊、沙孟海、姚雪垠的题签跋,格外珍贵,最后以30万元的价格成交。叶恭绰上世纪30年代筹建上海市博物馆的信札上月末由嘉泰公司拍卖,信札内容详述博物馆筹备的各项流程,并涉及当时许多文人。叶恭绰作为上海市博物馆首任董事长,这套信札堪称研究筹建上海市博物馆的第一手史料,2.8万元起拍,最后以17万元成交。

藏家争抢名人墨迹

前不久结束的嘉德四季拍卖文人书法作品全部以高价落槌。嘉德方面称,目前文人墨迹的收藏热正在兴起,尤其是近现代活跃的文化名人信札、墨迹被广为追捧,胡适、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的墨迹价格已远远超过其同时的书法大家。

文化名人“家书抵万金”跟他们自身的文化历史地位有关,同时也与他们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大多有着较高的书法造诣,于右任、郭沫若等甚至成为书法界杰出人物,所以收藏者众多,交易价格居高不下。

中国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书信,比如国宝王羲之《丧乱帖》、陆机《平复帖》等。社会上已有眼光超前者开始专门搜罗近现代文化名人的墨迹。藏家表示,文人们留在纸上的精神气息、人格魅力及其记录历史真实的文献价值,都是人们沉醉其中的强大动力,而存世稀少、极难伪造也是名人墨迹收藏热的另一基石。(信息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