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创造艺术品市场行情
2007-01-22 13:58:42 作者:冯岩 来源:雅昌艺术网 已浏览次

(刘野 2002年作 温柔地杀我 估价1,350,000 - 1,550,000RMB 成交价1,540,000RMB
北京保利 2006-11-21)

北京保利 2006-11-21)

(张晓刚 约1993年作 天安门 估价2,120,000 - 3,180,000(RMB) 成交价19,122,400(RMB)
HK佳士得 2006-11-26)

HK佳士得 2006-11-26)

(刘小东 2004年作 三峡新移民 估价8,000,000 - 10,000,000(RMB) 成交价22,000,000(RMB)
北京保利 2006-11-21)

北京保利 2006-11-21)

(冷军 1995年作 世纪风景之三 估价2,200,000 - 2,600,000(RMB) 成交价5,720,000(RMB)
北京保利 2006-11-21)
北京保利 2006-11-21)
随着北京保利、北京匡时、中国嘉德、香港佳士得等重要拍行的秋拍相继落下帷幕,2006中国艺术市场秋季大拍已经过去70%。虽然北京翰海、荣宝等几大公司的成绩单尚有待检验,但是2006年秋季艺术市场的整体轮廓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针对此次秋拍,记者采访了几位艺术市场的资深人士,他们的观点均表明:虽然中国大量拍卖公司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导致行业的混乱与竞争的激烈,但如果拍卖公司辛勤的组织,科学的管理,专业的服务依然能够得到广大藏家的认可。说到底,是人的智慧创造了市场。
中国嘉德,略显平淡
中国嘉德作为中国拍卖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拍卖结果一直都被认为是艺术市场的风向标。然而今年嘉德秋拍交出的成绩单给人的感觉却是略显平淡。
从整场拍卖会的总成交额上看,虽然中国嘉德仍已4.47亿元继续高居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业榜首,但是相比嘉德春拍5.36亿的成交额显然是缩水不少。尤其是在古玩瓷杂和油画拍卖这两个重要类别上,嘉德表现均差强人意。
在今年春拍中,嘉德“瓷器工艺品翡翠钻饰”专场350件拍品的成交率为55.14%,总成交价高达10,037.9万元。而在本次秋拍,由420件拍品构成的“瓷器工艺品家具珠宝”专场总成交额4378.44万元,成交率仅为44%,众多康熙精品瓷器均不幸流拍,令不少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中国油画及雕塑”和“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两个专场几乎平分秋色,总成交1.15亿元,与春季拍卖1.23亿的成交额基本持平。然而和春拍88%的成交率相比,今年秋拍仅六成多的成交率显然不能让嘉德满意。值得一说的是,嘉德首次将中国当代艺术脱离了传统的油画与雕塑类别,单独作为专场推出。此次“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专场,基本按照美术史的角度和轨迹设计,以“编年体”式的学术回顾获得了很多的关注,然而从市场的反应上看却表现平淡。某资深艺术经纪人分析指出:一方面,嘉德在拍品的征集和选择方面存在一些失误,对藏家需求和市场走向的判断上存在误差。藏家反应,不知何故吴冠中、岳敏君的重要作品,在预展中却布置在夹道中。另一方面,于嘉德早一天开锤的北京保利拍卖,消化了市场大量的资金,导致第二天嘉德拍场上的买气不足。
两大亮点:保利油画与匡时瓷器
本次秋拍当中,最大的亮点要数北京保利的西画拍卖和北京匡时的瓷器拍卖。北京匡时和北京保利两家公司均是2005年新近成立的拍卖公司,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以惊人的发展在拍卖行业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艺术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本次匡时秋拍中,其“中国古代瓷玉工艺品”专场推出的294件拍品在激烈的竞价中以56%的成交率和8404.99万元的成交额精彩落槌。而同时推出的“般若光辉-古代佛教文物”专场则交出了5898.75万元的成绩单,成交率高达71%。相关人士指出:10月初香港苏富比15尊明永宣佛像以3亿余元的总成交额、1.166亿元的天价记录完美谢幕后,佛教文物市场急剧升温。匡时秋拍不失时机的推出专场,可谓占尽天时。一件明永乐年间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从180万元起拍,在激烈的多轮争夺之后,最终以924万元拍出,成为当场之最。
而北京保利的秋拍结果更是令人咂舌:领衔的“中国当代艺术”、“现代中国艺术”与“历史的转折——日本所藏中国油画”三个油画专场表现尤为出色,1.88亿元的总成交额创造了国内油画成交额的新高。其中刘小东的巨幅画作《三峡新移民》更是以2200万元的天价刷新了全球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记录;冷军的《世界风景之三》以572万元高价异主;靳尚谊的《三个塔吉克少女》以506万元成交。一位市场专业人士评论指出:北京保利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新公司,凭借的完全是笨鸟先飞的精神。此次秋拍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在征集拍品上比一些老牌公司更加辛苦。在拍卖前,辛勤的组织,大量的文字作书,十地巡展,不遗余力的宣传,给予画家作品公正的待遇……这些都是北京保利成功的原因。
香港佳士得,风华正茂
如果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用百家争鸣,竞争激烈来形容的话,香港佳士得此次秋拍交出的成绩单恐怕要算是一览众山小了。为纪念香港佳士得成立20周年,佳士得拍卖公司推出了亚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拍卖盛会。11月26日至30日,佳士得一连五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亚洲艺术、珠宝及名表秋季拍卖会共创下17亿3千多万港币的总成交额,打破亚洲区拍卖会的最高总成交额纪录。
在“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器珍藏”专拍中,一件稀有的清干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经过异常激烈的竞投后,最终由藏家张永珍以1亿5132万港币拿下,成为历来亚洲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一件艺术品,并创下清朝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而拍卖会的另外一个焦点,徐悲鸿的油画巨作《奴隶与狮》获得了买家最为热烈的反应。最后以5388万港币高价成交,打破了今年10月台湾艺术家陈澄波的《淡水》以3484万港币创下的亚洲油画拍卖纪录,成为亚洲油画成交价新高,并刷新了徐悲鸿作品世界拍卖纪录。一位艺术市场资深人士评论指出:因为创作年代较早,艺术家本身尚未完全成熟,这幅《奴隶与狮》只是徐悲鸿比较成功的一件作品。然而它却是此一创作题材在私人收藏中最大幅的油画作品,在私人收藏作品中其艺术价值应该说仅仅低于《珍妮姑娘》。他还表示:虽然这件《奴隶与狮》不能算是艺术家一生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但对于这样一幅作品成为了亚洲最贵的油画却丝毫不感到意外。因为徐悲鸿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其作品的市场价格与欧洲大师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就算是《奴隶与狮》这样一件创纪录的作品,其价值仍然是被低估的。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长,在不久的将来,市场会对这件作品有新的认识。
近现代书画 精品仍为拍卖真谛
以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代表的传统书画在前两年曾经有一个暴涨的时期,而随后,由于市场上大量假画的充斥,许多良莠不齐甚至鱼龙混杂的作品涌入市场,导致传统书画迅速进入冰冻期。由于不具备专业的鉴别能力,许多藏家不敢再轻易介入这个混乱水深的市场。然而今年秋拍当中,以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为代表的几大拍行的结果无异于给一直萎靡的传统书画市场注入了一记强心剂。
虽然不少人认为和前两年相比,传统书画在今年秋季艺术品市场持续走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前两年的书画市场究竟有多少人为的炒作有多少水分在里面,谁也说不清;而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市场回归理性,今年秋拍所展现出的数据似乎更有说服力。凡是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均获得了市场高度的认可。北京保利秋拍近现代书画精选405件拍品,成交278件,成交比例68%,总成交价7951万元。以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精品组成的近现代书画酷似今年苏富比秋拍的情况,一流大师的精品力作吸引了海内外近八百名藏家,火热的人气丝毫不比保利油画拍卖逊色。再以中国嘉德为例,“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整体成交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齐白石、黄胄、李苦禅、徐悲鸿等名家的成交情况依然坚挺,支持和稳定着市场大局。而“静观居藏近现代九家珍品”包括了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徐悲鸿、傅抱石、黄宾虹和李可染等大师的精品杰作,10件作品单独成册,自立专场,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拍场上气氛火爆,10件作品的拍卖在激烈竞价争夺中居然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成交率达到百分之百,成交总额突破2980万。
从这些市场反应我们不难看出,传统书画市场正在回归理性,藏家也更加成熟,许多一般的作品很难再被幸运的成交,而一流艺术家的二流作品以及二流艺术家的一流作品较之以往也很难再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是名家精品、珍品将不受市场的影响,永远坚挺。
当代艺术的崛起
在秋拍前,也许还有不少人对“当代艺术热”能否继续升温这一问题表示疑惑,那么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曾经只有少数作品夹杂在油画雕塑拍卖中的当代艺术,在今秋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绝对重头戏。
北京保利今秋首次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201件拍品竟然争夺了五个小时,最后成交额为8035万元,成交率达到80%;而香港佳士得由229件拍品构成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更是以高达93%的成交率创造了将近1.7个亿的成交总额。
面对舆论浪尖上的秋季当代艺术市场,一位多年从事艺术投资的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分析:其实组织一场当代艺术拍卖比组织一场近现代书画拍卖的难度要大的多。对于拍卖公司来说,当代艺术拍卖仅仅是降低了鉴别真假的风险,而对艺术品优劣的判断,价格的定位,整体拍品结构的把握则困难许多。不少媒体在谈到当代艺术市场时,喜欢用“泡沫”、“崩盘”这样的词汇对当代艺术施行打压,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在今年秋拍中不难看到,当代艺术的整体成交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成交额却一直坚挺。这说明一直都有稳定的资金在注入市场,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成交率的走低说明了之前的火爆带来了大量的不应该进入拍卖市场的作品,现在这些曾经“鸡犬升天”的作品的走低是完全理所当然的表现,其实真正应该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的当代艺术家不超过20位。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艺术市场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火热程度甚至已经更甚于西方艺术。就拿刚刚创下纪录的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来说吧,这幅作品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拍卖以来,最为重要的拍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应该远远大于这次香港佳士得1800多万港币拍出的张晓刚的《天安门》。打破纪录仅仅是“数字游戏”,其实际价值甚至应该比这个价格更高。 
责任编辑:晓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