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家书画汇聚慈善拍卖会
中国的明星很多,但真正“有文化”的明星不多。如果今天有钱人还在追逐名车、豪宅甚至声色犬马,就太土了。
科技产品基本上不具备升值的可能,而时间的坐标,会把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拉大。
文化带给人的乐趣一定是终身的,而且文化变成钱,也是早晚的事。
在我接触过的明星当中,王刚的专业水平是最相当高的。主要是因为他人聪明,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善于学习,我就经常看见他成捆地往家里搬书。
成功收藏一般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是价值观,收藏古董不能抱着短期投机的目的;
二是审美趣味,真正的文人更容易成功;
三是价值判断,要求藏家得到的资讯必须是正确的。尽管目前国内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投资指数,但我感觉大部分并不具备很高的权威性,因为它们统计的数据基础绝大部分来源于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价格,并不全面,而且不少拍卖公司还存在着虚假成交现象。
王刚初入行时,我看他的态度就特别端正,不贪心,把收藏仅仅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还有一点很重要,他是在用自己的闲钱投资。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王刚凡事都要问我,让我替他“掌眼”。我帮助他鉴定古董的真伪和进行价格评估,他负责掏钱。虽然我们是纯粹的朋友关系,但这样的合作已经是经纪人制度的雏形了。
综上所述,王刚修炼成今天的水平就不奇怪了。
避开“有争议”的东西
目前古董鉴定的概念,严格说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鉴定,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科学仪器能够对古董进行无损检测,然后再出具一份报告,得出最终的真伪结论。实际情况是,当前的古董鉴定仍然主要是依靠专家的肉眼,因此它属于社会学范畴。换句话说,很多古董鉴定是存在争议的。
我就经常买带有争议的东西,但我严格要求王刚不要碰,尤其是在他刚入行的时候。因为当一件古董发生争议的时候,社会舆论一定会倾向于专家。行话称有争议的东西为“撂跤货”,我买它们赢的几率就大,行外人这时候往往就比较吃亏。“康熙青花”在鉴定上基本没有争议,我就特别指导王刚从这个品类中上手。现在看来,效果很好。
我的很多朋友,从开始到现在,就是什么也不学,反正我说什么他们就买什么。就像买奔驰车,你没有必要精通复杂的机械原理,但就是喜欢车,认准“奔驰”品牌买就是了。仅仅是有钱和喜欢,就想独自进入古董的收藏,炼成火眼金睛,基本上是不可能。你必须依靠经纪人制度,有好老师带路,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概念,少走弯路。如果你有天赋和勤奋,可以成为第二个王刚;如果你懒得学,也没问题,认准专家跟着买,一样不会上当。有时候,后者反而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
沈鹏4尺6条屏《兰亭序》、韩美林《骢马图》,以及文怀沙、许麟庐、黄苗子、百雪石、娄师白等500余位当代书画名家的800余幅作品,将于本月17日在新闻大厦拍卖。
本次“首届中国书画名家慈善献爱心大型义拍活动”,由北京晚报等单位联合主办,很多著名书画家为本次拍卖专门创作了作品,尤其是沈鹏创作的4尺6条屏《兰亭序》,他表示以后再也不创作类似的题材了,使得这件作品成为孤品。韩美林的《骢马图》也是为本次拍卖专门创作的。另外,于学志、李铎、白启哲等一批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也将上拍。
据悉,本次慈善拍卖的所得款项将由北京市慈善协会负责分配给北京五大救助项目,包括“爱心成就未来”助学工程、“献出你的爱,让肢残者站起来”助残项目等。
本次拍卖作品于14日至16日在新闻大厦2楼举行预展。
增值只是最低目标
10年前,曾经有一个朋友花30万元买了10部“砖头式”手机,当时这种手机的价格曾一天比一天高,他觉得这是投资的好品种,甚至劝我也加入。如今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当年真真切切是很多有钱人在做。如今地球人都知道了,只有艺术品才有升值的可能。
“崇祯青花”究竟会不会日后升值,我现在还无法明确预知,但我敢说:中国任何一种风格的瓷器都有可能涨价。因为古董的数量,在理论上肯定是越来越少的,凡是日后可能会出现“缩量”的投资品种,升值是必然的。
但仅仅满足于赚钱的快乐,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尤其对于有钱人来说,如果今天还在拼命追逐名车、名表甚至声色犬马,就太土了。有了钱以后,就要马上着手解决自己文化地位的问题了。其实,大部分并非个人的主动追求,而是社会逼着你必须这样做。因为你不解决,就没有人带你玩,如果你浑身上下就只有钱,别人会从内心蔑视你。
人类最高境界的追求一定是文化上的,当文化追求可以用金钱量化时,也就达到了极致状态。文化本来是不可以量化的,但通过艺术品就可以实现——这其实也是艺术品收藏最有魅力的地方。
终极的炫耀
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会有一大堆问题在等着你,比如说如何享受。很多人有钱以后,都会想着再投资,再去开更多的公司,但随之而来却只有无尽的烦恼。还有人进行房产投资,不料几年之后,忽然发现自己慢慢就成为了一个小型物业公司,烦恼更多。几乎任何投资领域,都会有折磨人精力的没完没了的附加投入。
艺术品投资不会,买回来一件东西后,放在家里,只剩下欣赏了。因此,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喜欢上了艺术品收藏,这种喜欢只要染上瘾,就注定挥之不去。不论什么时间喜欢,只要开始,后半生就肯定离不开了。如果中间一旦不喜欢了,只能有一个理由:没钱了。
物质层面的消费很容易就能达到极致,而精神方面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因此,艺术品收藏就成为真正的有钱人的终极炫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