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廷标《溪彴扶筇》图 将现身翰海09秋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廷标,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学兼中西,对工笔重彩画颇有贡献。其父为名画家,在当地颇具声望。金廷标从小受其影响而深得画学之理,能绍父艺,善取影造像,尤工白描。亦能界画。兼善山水、佛像。画风工细。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时,他以献《白描罗汉图》册得到皇帝的认可,命入内廷供奉。由于他画艺高超,逐渐成为宫廷中重要的画家之一。乾隆二十八年其父病逝,乾隆帝特准他回乡奔丧,同时不扣除他离京期间的俸禄,恩遇有加。他的作品被皇家收藏上百件,仅著录于《石渠宝笈》中的就有79件,大部分是他创作的山水、花鸟及人物画。

据相关史料载金廷标进入画院后,经常获得乾隆的御题称赏。《光绪桐乡县志》卷首的“天章”篇,就编入弘历《题金廷标画》等题画诗170首。有的题画诗后面还写跋语,表示赞赏。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为金廷标的一幅画题了一首长诗,最后两句是:“七情毕写皆得神,顾陆以后今几人?”把金廷标与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相比。

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二年进如意馆每月得钱粮银三两、公费银三两。乾隆二十六年因他本事好又勤慎,提为一等钱粮。乾隆二十八年金廷标丁父忧,所食钱粮加恩照旧赏给。”一等钱粮银为每月八两。杨伯达的论文《清代画院观》(《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第3期)还提到了金廷标的授官:“画院画画人一般不授外官,亦无品级顶戴。但也有例外……如金廷标、金昆均授七品 ……上述几个放官秩的画画人都是弘历十分喜欢的。” 金廷标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辞世,乾隆命人将他的画作全部加以装裱,收入“石渠宝笈”,并在一些金廷标遗画上重新题诗。如在《金丝桃》的题诗后再加上跋语说:“时廷标已物故,每遇其画,辄珍惜题句。”从《光绪桐乡县志》所收弘历题画诗的编年,可见直至廷标逝世二十七年以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高宗还为廷标遗画题诗。乾隆朝的院画,是清代院画的顶峰,金廷标是乾隆前期画院中较优秀的人物画家。

《溪彴扶筇》图(设色纸本,立轴。尺寸:129.5厘米×64.5厘米),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图中有乾隆御题诗,“缚竹为桥架岸长,扶筇缓过意彷徨。草堂若展葩经读,应在小旻第六章。”(见《四库全书-御制诗集(三集卷六十五)》)金廷标的人物画内容丰富,有的为宣扬妇德,有的为抒发隐逸思想,还有的描绘田间百姓民俗生活。金廷标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他尤其擅长将人物画与山水画相结合,本图即是例证。画中山水景物围绕人物活动铺设,将观者的视线集中于近景,再结合深远和高远之法,使空间纵深得到展现。画风取工致精巧的工笔画法,树石均用青绿,设色雅淡;人物笔墨精练,钉头鼠尾描法是金廷标的典型用笔。

据悉,该作将在翰海09秋季拍卖会上与藏家见面。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