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环节促就义拍奇迹

“为了孩子”——中国艺术品经营行业及艺术家联合赈灾义拍活动实录

2008年5月20日,距离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仅仅八天时间,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为社工协会)便在众多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建议下,倡议主办“为了孩子”——中国艺术品经营行业及艺术家联合赈灾义拍活动,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灾难中失去亲人、家园的孩子提供灾后重建教育设施的援助。

根据公布的倡议书,记者获悉,此次赈灾义拍作品筹集时间截止到5月23日,5月29日在中华世纪坛预展后,30日将正式由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槌拍卖。也就是说,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按照主办方的要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征集100多件艺术作品,并在之后的一周内完成所有的图录制作。而这些工作,即便是对于一些大型拍卖公司,也是需要投入众多人力,并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

然而,就像当时地震抢救现场频频传出的生命奇迹一样,此次义拍,也在各方的积极响应下,通过艺术品评估委员的组织协调,以最快的速度构架出义拍的各个环节,创造了一次平时不可能创造的奇迹。

环节一:拍卖公司为义拍全程买单

作为此次义拍协办方之一的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为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实际上承担了义拍的很多重要工作。副秘书长吕立新向记者介绍说,倡议发起后,负责执行的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便找到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选择匡时合作,首先是该公司比较规范,负责人董国强也很有爱心。”当时正值匡时的春季大拍,原本就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向灾区进行援助的该公司正苦于纠缠于拍卖的忙碌中而无暇顾及赈灾事宜。当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提出义拍的合作意向时,匡时立即表示其将承担此次义拍包括场地费、图录制作费以及组织拍卖各个环节中需要的所有费用,并不收取任何佣金。吕立新说,董国强原本计划在春季拍卖后出国,因为此次义拍,他改变了行程,并承诺春拍一结束,整个公司都将全力投入到30日的赈灾义拍中。

环节二:艺术家鼎立相助

在与匡时商议义拍事宜的同时,闻讯前来捐献作品的艺术家也络绎不绝,“地震发生后,中国诚信画廊联盟的很多艺术家都向文化部表示希望捐赠自己的作品,正是在这种要求下,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民政部社工协会决定举行义拍活动,因此,100多幅作品很快就征集完成了。”除了主动请缨的艺术家,拥有资深专家团队的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也向自己的委员发出了邀请。记者曾跟随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前往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的画室,在那个开始燥热的午后,刚从日本回来的靳尚谊神情凝重地将自己珍藏了三十多年并多次出版展览的少年人物肖像代表作品郑重地交到了工作人员的手中。这位已经在中央美院组织的捐款活动中捐出两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家,在接到评估委员会的邀请电话后,又毫不犹豫地表示将再次捐赠自己的作品。曾经亲身经历过1966年邢台地震的靳尚谊说,“5月12日发生地震的时候我在日本,开始不知道情况怎样,后来发现是非常严重的。当年邢台地震时我就在离中心区80里地的地方,震感非常强烈,因此我有地震的亲身经历,对灾区的捐助更是义不容辞。”吕立新介绍说,靳尚谊的作品可谓一画难求,“很多人上门找他买画,他都不卖”。而这次靳尚谊慷慨捐赠的作品,据初步估计价值应该在150万元人民币以上。

除了靳尚谊,写实画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杨飞云也捐赠了自己的一幅作品,记者在中环世贸的时代美术馆见到了他,当时,杨飞云正在与写实画派的其它十多位艺术家一起为另一场义拍创作一幅巨型油画。他向记者介绍说,当接到来自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邀请电话时,自己正在这里没日没夜地加紧创作抗震作品,本来已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另外的捐赠,但又觉得此次灾难非同小可,应该尽自己所能多出一份力量,因此就又向这次联合义拍捐赠了今年初才完成的一幅《小女孩》。这幅作品清新、淡雅,为杨飞云的代表作精品。第二天,杨飞云又特意打电话叮嘱,“这幅作品还没有记载,还没有出版,这是第一次面世,你们争取要拍好。”记者还了解到,除了此次义拍作品和写实画派巨型油画创作作品,杨飞云还向不同组织捐赠了两幅油画,以及近万元的捐款。

除了靳尚谊,杨飞云,记者还从捐赠名单中看到了凃克、周昌新、王家新、黄钢、李燕、萧平、何水法、梅墨生、姜宝林、唐勇力、孙震生、翁乃强、张广军等知名艺术家的名字。今年已93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凃克,通过凃克艺术研究基金会,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从广西南宁寄来了自己的代表作并题写了“愿死者安息,愿生者坚强。”曾在唐山大地震中幸运逃生的国画家梅墨生,先是拿出一幅尺幅较大但没有装裱的作品交给前来征画的工作人员,当听说此次义拍征集筹备时间十分短促,工作人员没有充足时间安排作品装裱后,梅墨生毫不犹豫地将一幅装裱精美并在韩国参加过展览的作品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著名玉器鉴定家王敬之,这位林散之先生的得意门生,除了为义拍写下一幅《前贤数绝句》手卷外,还带来了3000元的捐款。远在南京的艺术家萧平,为保证图录的及时制作,特意让朋友从南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而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向评估委员会表示,自己虽然不是专业画家,但对灾区孩子的爱心是同样的。此次,他拿出了水墨酣畅的《奋进图》。中国国家画院是本次义拍的协办单位,画院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创作方案的讨论,最后他们决定集体创作一幅巨型国画献给灾区的孩子。参加此次创作的艺术家有:龙瑞、卢禹舜、赵卫、张江舟、李延声、于文江、梁占岩、纪连彬、申少君、孔紫。可以想见由如此多的著名艺术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联袂创作一幅作品,也是一次创举。

环节三:慈善机构调动买家资源

当作品源及拍卖方确定后,寻找一家可靠的慈善机构便成为此次义拍的另一重大环节。身为民政部中国社工协会公益委员会常务理事的吕立新,在确定义拍事宜的第二天便找到自己比较了解并信任的社工协会,“成龙的第一笔1000万元善款就是捐给了社工协会的。”此时,社工协会已为汶川地震组织了5场慈善拍卖,对于文化部倡议下的义拍,社工协会当下表示愿意成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同时,他们调动起自身的优势,由协会领导亲自挂帅,走访企业。“截止5月22日,很多作品都有企业表达了竞买意向,另外,两家企业还表示要直接捐款650万,并表示拍卖举行时,还将购买一定的作品”。

吕立新说,有媒体很形象地将此次义拍称为“无佣金、无底价、无场租”,其实,作为拍卖方的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是向中华世纪坛支付场租的,但世纪坛在收到租金后,也是分文不留,全部捐献给此次拍卖。

义拍背后

从5月20日发起倡议起,到30日在中国世纪坛的落槌,整个过程将仅仅用10天的时间,可这些天背后,却满是该活动组织者马不停蹄的身影。

同样也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吕立新,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便到离家很近的中国红十字协会捐款两万元,但他并不赞成以捐款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表达爱心的深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对灾区的最大支持。”因此,在此次义拍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评估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常常一人身兼数职,多少天工作到黎明。“这次义拍工作量非常大,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要联系艺术家,艺术家同意捐赠后要开车取画,之后需要整理艺术家资料,进行作品分类,拍照存档等等。”

但所有的忙碌都有了期望的结果,在以最快的速度构架出义拍的各个环节后,一次不平凡的义拍即将拉开序幕,人们寄予此次拍卖中对孩子的关爱,也在落槌的那一刻起传向灾区。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